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教育 > 正文

蒙城县逍遥路小学张利老师:19年深耕教坛,用赤情与热血点亮孩子成长路

2025-09-16 09:17:4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在蒙城的教育沃土上,有这样一位小学教师:她从乡村校园到县城课堂,坚守讲台19载;她把学生的难处当自己的难处,用陪伴与关爱温暖童心;她创新开展劳动与阅读教育,让课堂绽放别样光彩。她,就是蒙城县逍遥路小学教师张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教育故事,感受那份“满腔赤情献教育,一腔热血育桃李”的坚守。

一句提问,定下19年教育初心,“老师,你会一直教我们吗?”19年前,刚走上乡村小学讲台的张利,被第一排小女孩怯生生的提问击中内心。彼时的她,攥着教案、手心冒汗,却在看到孩子们眼中满是信任与依赖的光芒时,悄悄许下承诺:要把“赤情”落在孩子们的期待里,把“热血”洒在他们成长的路上。

乡村孩子多是留守儿童,学生小宇的故事让张利至今难忘。小宇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上课不发言、作业常不交。家访后张利才知道,小宇父母常年在外,爷爷奶奶腿脚不便,他每天放学后要先干农活、做家务,只能在昏暗灯下写作业。从那以后,张利每天留小宇在办公室辅导,还时常煮一碗热面条给他。慢慢地,小宇的作业变工整了,开始主动举手发言,更偷偷攒下一个皱巴巴的苹果塞给她:“老师,这是我攒了好久的,你快吃。”

那个有点酸的苹果,却让张利尝到了教师最甜的滋味。“献教育从来不是口号,是把学生的难处当自己的难处。”近10年乡村教学生涯,她用行动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誓言。

两次坚守,诠释师生双向奔赴,10年前,张利通过选调进入蒙城县逍遥路小学。新环境里,她的教育热情丝毫未减: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打扫教室、帮孩子整理红领巾;坚持家访听家长讲孩子的趣事,解育儿困惑;下班后仍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在学校“青蓝工程”培养下,她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屡获荣誉的骨干教师。

当学校因人手紧张,希望她同时带两个班语文兼班主任时,张利一口答应:“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用心待。”这一带,就是五年。她的日程表永远满满当当:清晨查早读、上午连上课、课间解矛盾、晚上备新课写日志。

最让人动容的,是她两次带病坚守的故事。一次嗓子失声,她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用手势和眼神上课,孩子们竟主动小声说话怕吵到她,还递来纸条:“老师,你快好起来,我们听话!”另一次尾骨挫伤,医生让卧床休息,她却咬着牙返校,靠着讲台支撑讲课,调皮的男孩都乖乖坐好,主动帮她拿教本、发作业。“育桃李从不是单向付出,孩子的回应比任何荣誉都珍贵。”张利说。

两类特色,让教育充满温度与力量,在张利眼中,教师不仅是“良师”,更应是“益友”。她深知基础教育要“立德树人”,于是把劳动教育和阅读教育打造成班级特色,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春天带学生植树、种葫芦向日葵,夏天看藤蔓爬满架子、向日葵绽放金黄,秋天开丰收大会分享蒜苗和葫芦;传统节日教孩子包饺子、包粽子,节假日倡导做家务,还邀请家长进课堂——她的“特色劳动提升学生素养”做法,被《亳州晚报》报道,班里孩子成绩名列前茅,个个阳光开朗。

作为语文老师,她更懂阅读是“为孩子一生打底子”。班级里的“图书角”装满书籍,每天有固定“安静阅读时间”,“故事大王”比赛、“好书推荐会”、“阅读手抄报”比赛轮番开展,节假日还带学生读红色经典厚植爱国情怀。如今,10多名学生在省市县读书创作中获奖,班级“阅读润心 向阳而行”特色,也登上了“蒙城新闻”。

50万字日志,记录教育的幸福与坚守,19年来,张利有个习惯:每天写教学日志。小宇第一次举手、孩子在劳动园的笑容、递来的纸条和棒棒糖……这些点滴都被她记录下来,不知不觉竟写了50多万字。

有人问她:“这么拼、这么累,图什么?”她笑着回答:“图孩子一句‘老师好’,图看他们从懵懂到懂事,图多年后他们还记得曾有我这样一位老师。”如今,她接过“青蓝工程”的接力棒,想把这份教育热忱传给更多年轻教师。

张利的故事,是无数平凡教师的缩影——没有惊天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点亮孩子的成长路。看完她的故事,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为每一位默默奉献的教育者点赞!(代珊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