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黄山市黟县渔亭镇,千亩稻田翻着金浪,岩屿书舍就嵌在这片金黄里。不到上午九点,书舍外的青石板路已热闹起来。穿碎花连衣裙的姑娘蹲在田埂上,镜头对准书舍与稻浪交织的画面,反复调整角度,只为捕捉书舍与稻田的绝佳瞬间;一对情侣手牵手站在书舍落地窗前,身后是金灿灿的稻田,朋友举着手机,将他们的笑容与稻田一同定格;几位带着孩子的家长则领着娃在书舍内的书架前驻足,给孩子讲解书上的知识。书舍主理人端着刚做好的渔亭糕咖啡,笑着迎向游客:“走累了就进来歇会儿,尝尝咱用本地食材做的特色咖啡,配着窗外的稻田,味道更特别。”
岩屿书舍的蜕变,正是渔亭镇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的生动注脚。2023年,汪村片区成功入选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这一荣誉为全镇乡村振兴按下了“加速键”,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随之而来。曾经坑洼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路边增设了太阳能路灯;闲置的高速桥被整治成停车场和群众休闲场所;家家户户门前都收拾得干净整洁,不少村民还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了花草,让乡村既有“乡土味”,又有“高颜值”。
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渔亭镇始终坚持“既要颜值出众,更要内涵深厚、价值凸显”的理念,围绕群众最关切的“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居优美村庄”五件实事,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与人居环境整治。同时,该镇还将“和”的理念深植建设全过程,在乡村治理中,组建“村民议事会”,让村民自主参与村里事务决策;在绿美乡村建设中,保留乡村原有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在产业发展中,依托稻田、水面等资源,打造“稻海观光+乡土研学+非遗体验”的乡村旅游产业链,让村民既能享受优美环境,又能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不仅如此,渔亭镇还以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典范为抓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作用。志愿者们定期开展“文明家风宣讲”“陈规陋习整治”等活动,村里还成立了“议事点”,评选“最美家庭”“文明村民”,用身边榜样带动更多人养成文明习惯。如今,大操大办的少了,简约适度的多了;封建迷信的少了,健康向上的多了;村民们从乡风文明的“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与治理中,不仅相约着过上了幸福新生活,更共同“约”出了一条“环境美、乡风正、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王瑶)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