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风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砀山县李庄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调解在前,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织密排查网,确保隐患无遗漏。坚持常态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依托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开展“一日双巡”,对邻里、婚姻家庭、宅基地等常见纠纷进行常态化滚动排查,同时,针对特定时期、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专项集中排查行动,确保排查覆盖全面。坚持线上预警与线下走访相补充,充分利用“12345”热线、社区微信群、网络论坛等线上平台,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同步组织村(社区)干部、民警、调解员等下沉一线,“面对面”了解民情民意,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无阻。坚持信息汇集与研判预警相联动,建立网格、村(社区)、乡镇三级信息汇集机制,对排查发现的矛盾隐患进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定期召开研判会议,精准评估风险,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
搭建调解台,凝聚合力促化解。建强实体平台“主阵地”,规范提升镇村综治中心建设,整合司法、信访、人社、住建等部门力量,实行“一站式”受理、分流、调解,让群众解决纠纷“只进一扇门”。激活多元调解“神经末梢”,积极发挥“老党员”“老教师”“法律明白人”等民间调解力量,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打造特色调解载体,推动矛盾在熟人社会中消融。引入专业力量“增效能”,建立律师、心理咨询师、行业专家等定期坐班或预约参与调解制度,为复杂疑难纠纷提供法律支撑、心理疏导和专业意见,提升调解的公信力和成功率。
优化调解法,精准施策提效能。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梯次调处机制,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规模和难易程度,明确网格、村(社区)、乡镇三级调处责任,实行“小微矛盾网格调、一般纠纷社区调、复杂矛盾中心调”的梯次过滤模式,确保矛盾不升级、不上行。坚持情理法融合刚柔并济,在调解中,既讲清“法理”,又讲明“事理”,更注重传递“情理”,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同时,对于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及时引导进入司法程序,维护法律权威。定期跟踪回访巩固成效,对已调解成功的纠纷,建立台账,定期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进行回访,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当事人满意度,防止纠纷反弹,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毛嘉欣)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