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块林地地界闹矛盾,旁人看了都笑话。我也算看着你俩长大的,怎么说我也是你们的长辈,冤家宜解不宜结,今天我来作证,都互相让一步,重新给你俩分好地界。”听了葛集镇李安村“兵支书”张爱会的话,因地界纠纷退役军人老王和老张思想被打动,经过张爱会动之以情的劝说,最终两人愿意调解,重新划定地界,双方意见达成一致,两家和好如初。事后老王逢人就说,“当过兵的人素质就是高,“老兵调解老兵”更易沟通,在村里德高望重,化解矛盾纠纷有天然优势,我们双方当事人都心服口服。”这是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老兵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砀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周晓峰说:“退役军人政治觉悟高、纪律性强,有扎实的部队作风,容易获得群众信任。让退役军人发挥作用,投身基层做调解工作,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这是我县基层治理不断探索新路径的有益尝试,能减少信访压力。为应对新时期退役军人工作形势的需要,砀山县选取各行各业的优秀退役军人,把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工作能力强的“退役军人服务站长、兵支书、兵委员”等充实到“红耀江淮老兵调解员”志愿服务队,弥补基层调解力量不足,为辖区和谐稳定注入新动能。”他们紧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等工作,选准切入点,做好信访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结合“情、理、法”化解纠纷,讲亲情、讲友情、讲乡情,将‘情味、法味、兵味’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切实解决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矛盾纠纷’转化成‘和谐乐章’,达到让群众真正受说教、能接受、不上交,实现基层治理多样化、更精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蹚出基层治理矛盾调解“心”路径。
为提高老兵调解员化解矛盾能力,砀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综合运用蹲点调研、现场办公、教育培训等形式,强化业务指导,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指导和教学,特别是对复杂疑难情况,帮助调解员做好条文规定理解、个案要素提炼、演绎逻辑推理“三步走”工作,不断提高调解员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水平,将化解政策烂熟于心、记得清楚、讲得明白、做得到位。
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东强向笔者介绍,对于老兵调解不了的事项,我们还提供法律援助配套措施,解决老兵们的急难愁盼,为退役军人张某某提供法律援助案例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法规司采用,该案例入选《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典型案例汇编》。本案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因退役军人张某某年事已高、身体条件差,膀胱癌手术治疗刚结束,尚在恢复期,住院时间与其他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相比较长,为此,某保险公司及对方当事人孙某以张某某住院天数过长过度医疗为由抗辩。案件审理期间,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与法院沟通,补充提供证据材料。二审法院查明了本案的事实情况,认定张某某的住院治疗情况不存在过度医疗。判决胜诉后,砀山县局和县法律援助中心继续协调推动直至判决执行。本案能够顺利解决,得益于老兵调解员的热心推动、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积极响应以及对接法律援助中心的周密协调,为张某某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妥善解决交通事故纠纷,依法维护了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目前,该县通过“老兵调解+法律援助”两驾马车并驾齐驱,融入“法律宣讲+政策解读”工作机制,已累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5%。
通过老兵调解直接有效参与基层治理,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在基层善治之路上行稳致远,跑出社会治理的加速度。
(张建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