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俩抓紧进棚收风,先把内棚放下,再把两头的通风口压好,一会温度降低,冻毁了苗子。”3月3日中午,皖北地区天空飘起了雪花,宿州市埇桥区顺河镇辣椒种植大户张绍山立即放下碗筷,和妻子一道把辣椒大棚的塑料布放下,防止冻害发生,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夫妻二人将8棚薄皮辣椒全部盖好。
回到田头的活动板房厨房内,妻子打开煤气灶,热了热刚才没喝的汤,每人一碗。张绍山告诉记者:“我们原在浙江等地打工近二十年,每年回来看到同龄人种植薄皮辣椒收入不错,2021年辞去工作,流转了20多亩地,冬季种植莴苣,早春种植辣椒,这三四年收入一直不错,不仅还清了城里儿子的房贷,银行里还有了存款,年迈的父母也得到了照顾!”
就在张绍山辣椒棚不远处,村民李兆勤正在棚内撒粪,妻子忙着撒化肥。“我这两棚有3亩地,拉了八农用三轮车鸭铺粪,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种菜没有粪可不行,粪多可以促进化肥利用,不仅苗子长得好,辣椒颜色也好看,卖上好价钱。”李兆勤一遍撒粪,一遍和记者说。“下午把粪、肥撒好,明天耕好、整好,后天气温回升开始移栽,刚过春节栽了6亩多,有的已经有花蕾了,加上这两棚近10亩,只要管理好,行情差不多,收入10来万还是不成问题的。”谈话间,李兆勤嘴角露出微笑。
与此同时,在034县道与303省道交会处东北角的兴农瓜菜专业合作社育苗棚内,理事长李广军组织人员将育苗大棚的内膜盖好,同时电话请来电工,把电暖线的闸刀开关、漏电保护器以及线路整理好,万一温度再降,就接通电源增温,让辣椒苗安全渡过寒潮天气,保证温度回升时顺利移栽。“我们育的辣椒苗全部是顶新、经典三号等优质薄皮辣椒新品种,在秋冬季育苗,初冬时移到育苗软盘内蹲苗,安全越冬,待到莴苣收获后移栽,春节前开始移栽,3月中旬移栽完毕。早的已经开花了,4月中旬就可以采摘,五一前后大量供应市场。薄皮辣椒色泽翠绿、果型端正,微辣,入口微软,适口性较好,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畅销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市场,农户亩收入在七八千元,行情好、管理得当的亩收入超万元的也大有人在。”
顺河薄皮辣椒有着近二十年的种植历史,是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栽植区域除顺河镇外,还辐射到303省道沿线的灰古、永安、桃沟、时村等镇,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顺河辣椒”已经成为部分村庄产业振兴的主导种植业。
“为了做好‘顺河辣椒’产业,我们农业农村中心在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种植户传授栽培新技术、管理新方法,引导种植户向无公害、有机生态方面发展的同时,做好田间农残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规宣传,提高顺河辣椒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稳定种植户的收入,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顺河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周峰说。
(祝家刚 文/图)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