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其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精神文化获得感。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既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文明的传播者,在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展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
以“思想引领”为魂,筑牢精神文明“压舱石”。基层干部要当好理论政策的“宣传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家常话”。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板凳恳谈会”“田间宣讲课”等接地气的活动,让主流价值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同时,要注重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和榜样力量,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用鲜活案例激发群众的思想共鸣,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以“实践服务”为基,激活精神文明“源动力”。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基层干部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民生服务相结合。比如,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爱心助老、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在办实事、解难题中感受文明的温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方式,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角落。
以“创新传播”为翼,拓宽精神文明“覆盖面”。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基层干部要主动拥抱变化,创新精神文明传播方式。利用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制作推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宣传内容,将文明故事、政策解读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听产品;开展线上文明评选、互动打卡等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基层干部责任在肩。唯有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思想引领上用心、在实践服务上用情、在创新传播上用力,才能不断开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基层力量。
(王雨婷)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