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淮海经济圈 > 网评 > 正文

“红色引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5-09-03 22:16:54 来源:   编辑:曹凌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党建则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唯有紧扣党建这个根本抓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动能优势,方能破解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难点堵点,推动乡村发展焕发持久生机与活力。​

建强“领头雁”队伍,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乡村振兴的成效,核心取决于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要始终把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拔全过程,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的局限,拓宽选人视野,从返乡创业群体、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人员等各类优秀人才中,筛选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力量充实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懂乡村、爱乡村、兴乡村的“领头雁”队伍。同时,需建立常态化干部培训机制,围绕产业培育、基层治理、政策落地等关键领域,通过集中授课、实地调研、经验互鉴等多元形式,系统提升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的综合能力。此外,要健全激励保障体系,落实干部待遇保障政策,畅通职业发展渠道,让基层干部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成长有空间,充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创新党建引领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已难以适配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必须以创新思维优化工作路径,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产业发展层面,可推行“党建+产业”模式,依托村党组织牵头组建产业合作组织,整合辖区内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文旅、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构建“党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格局,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在基层治理层面,可构建“党建+治理”模式,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整合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社会组织等各类治理力量,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安定有序的乡村发展环境。​

凝聚多方合力,汇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乡村振兴是系统性工程,需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支持,为乡村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主动联系在外乡贤、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引导其通过回乡创业、公益捐助、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强化群众宣传引导,通过村民会议、政策宣讲、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内涵与重要意义,破除群众思想顾虑,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群众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作为”,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乡村振兴良好氛围。此外,要加强区域党组织协同联动,推动相邻村党组织在资源共享、产业互补、治理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抱团发展,共同提升乡村振兴整体成效。​

党建兴则乡村兴,党建强则乡村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与方法,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唯有如此,才能让党建的“红色引擎”持续释放动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李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