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淮海经济圈 > 网评 > 正文

为增进民生福祉而务实笃行

2025-08-25 22:57:10 来源:   编辑: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基层干部是直面群众的“第一梯队”。从乡镇楼栋到田间地头,从政策宣讲到矛盾调解,他们的身影始终与群众的柴米油盐紧密相连。增进民生福祉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渗透在走村入户的脚步里、化解纠纷的耐心里、推动发展的实干里,需要基层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务实笃行刻进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用“铁脚板”丈量民情,让需求清单更精准。民生工作的前提是知道群众“要什么”,而答案从来不在办公室的报表里,而在群众的炕头、地头和街头。驻村工作队在田埂上与农户算收成账,摸清“灌溉水渠的堵塞点”“特色农产品的销路难”。基层干部的“铁脚板”,踩出的是民生需求的“精准画像”。他们把群众的“吐槽声”“抱怨声”当作改进工作的“信号灯”,将零散的诉求梳理成“民生清单”,再转化为 “履职清单”。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让民生工作始终不偏离 “群众满意” 的航向。

以“钉钉子”精神解难,让民生实事更暖心。民生问题多是“小事”,却连着“民心”。化解“小事”的过程,最能体现基层干部的务实担当。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是“绕道走”还是“迎着上”,考验的不仅是能力,更是初心。有的乡镇干部为打通农产品外销通道,跑物流、对接电商,甚至自己开直播当“推销员”。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实则是民生改善的“细胞工程”。基层干部用“钉钉子”的韧劲,把政策的“大写意”细化为“工笔画”。在乡村振兴中,不仅修公路、建基站,更培育乡土人才,民生工作既要“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也要“锦上添花”谋长远之利,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靠“创新力”提质效,让服务群众更贴心。新时代的民生需求不断升级,基层干部既要守好“老传统”,也要善“新办法”。有的村推行“民生微实事”项目,群众“点单”、干部“接单”、社会“评单”,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群众最急需的地方。这些创新不是“花架子”,而是以技术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以机制创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更可贵的是,基层干部总能在“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优解”。面对资金有限、人手不足的难题,他们学会 “借势借力”。这种扎根实际的创新,让民生服务既有温度又有效度,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更有获得感。​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基层干部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筑牢了民生福祉的基石。他们用务实笃行的作风,把党的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基层落地生根。这份平凡中的坚守,正是新时代最动人的民生答卷。

(王雨婷)​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