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淮海经济圈 > 网评 > 正文

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2025-08-15 10:38:27 来源:   编辑:曹凌   

互联网浪潮下,“键对键”的政务服务模式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成为常态。然而,当“线上沟通”异化为脱离群众的挡箭牌,“屏幕回复”沦为敷衍塞责的借口,政务服务的“温度”便会在数据传输中逐渐冷却。群众需要的不仅是高效便捷的办事渠道,更是被重视、被倾听的实在感受。这提醒我们,“键对键”永远替代不了“面对面”,唯有将线上便捷与线下温情结合,才能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走出办公室,让“面对面”成为察实情的“放大镜”。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往往隔着一张办公桌、一块电子屏幕。要真正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就必须走出“舒适区”,到基层一线去“沉浸式”体验民情。不妨在服务大厅的接待窗口“坐班值守”,亲眼看看群众办事时的神色;到矛盾调解现场“蹲点听诉”,亲耳听听纠纷背后的缘由;去田间地头“上门问需”,亲身感受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带着问题清单调研,把群众的“吐槽声”当作改进工作的“风向标”,把“烦心事”列为亟待解决的“优先级”。唯有如此,才能打破“隔着屏幕猜民情”的局限,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捕捉线上难以传递的细节,让决策更贴合实际,让服务更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沉到最基层,让“面对面”成为解民忧的“直通车”。线上办理能解决流程性、标准化的问题,但涉及复杂诉求、个性化需求时,“现场办公”的优势便凸显出来。对于线上反复沟通仍难以厘清的矛盾,不妨“当面锣对面鼓”地调解,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找到平衡点;对于政策落实中出现的“中梗阻”,不妨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当面解惑”,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拆解政策难点。“面对面”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能让政策在落地时少一些“梗阻”,多一些“畅通”,确保各项举措能够精准地回应群众的期盼,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架起连心桥,让“面对面”成为暖民心的“温度计”。政务服务的“温度”,往往体现在细节里:一句耐心的解释、一个共情的眼神、一次及时的回应,都能让群众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干部在“面对面”接触群众时,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不能满足于“走过场”式的走访,而要带着真情实感与群众拉家常、聊心事。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对合理诉求“马上就办”,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说明,用真诚消解隔阂,用行动赢得信任。这种“面对面”的温暖互动,远比冰冷的屏幕回复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从心底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对政务服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从中央八项规定强调“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到新时代“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深化落实,都在昭示同一个道理:“面对面”是干部联系群众的“必修课”。政务服务的“速度”关乎效率,体现的是治理能力;“温度”关乎民心,彰显的是执政初心。只有以“键对键”提升服务效率,以“面对面”传递政务温情,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才能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既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速度”,又体会到被重视、被关怀的“温度”,让政务服务真正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李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