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介绍:
王女士在某生活服务APP领取优惠券时,页面自动弹出“0元领保障”弹窗。她随手点击后,手机立即收到“投保成功”短信,却始终未找到保险条款和退保入口。直到次月信用卡扣款提醒,她才发现自己“被投保”了一份年缴2000元的意外险。
二、案例分析:
1.身份验证形同虚设
部分平台将人脸识别简化为“勾选同意”,甚至通过默认勾选、自动填充等方式替代主动确认。
2.条款展示“障眼法”
监管要求的“保险条款链接需显著展示”,在实操中演变为:字体缩小至6磅,置于页面底部灰色区域,需滑动20屏才能查看。
3.犹豫期权利剥夺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明确规定应突出提示犹豫期等内容,但部分平台设置了复杂的退保路径,并以“已享受保障服务”等霸王条款拒绝退保,客服以“系统升级”为由拖延处理时效等。
三、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温馨提示:
互联网平台本应承担起产品审核的责任,确保保险产品质量和条款的合理性。依据《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要求,投保流程应包含身份验证、电子签名等风控环节,但有些平台为追求用户转化率,弱化风险提示、简化流程手续,导致“无意识投保”频发。消费者可能在浏览网页、使用APP时,不经意间就点击了投保按钮,而对自己所购买的保险产品一无所知。这种审核缺失不仅使消费者暴露于风险中,更将本应前置的监督责任转嫁给了消费者。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