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岳西县古坊乡的山间凉意渐浓,但徐朝阳的猕猴桃园里却暖意融融。30余亩的果园里,翠绿的藤蔓间挂满了饱满的红心猕猴桃,果皮覆着细密的绒毛,轻轻剥开,晶莹的果肉泛着诱人的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徐朝阳戴着草帽,正和工人们一起采摘果实,一筐筐沉甸甸的猕猴桃堆在田埂边,映出他满脸的丰收喜悦。“今年能有这光景,全靠岳西县支行的贷款给了我底气!”他一边将果实装箱,一边感慨道。
古坊乡地处大别山腹地,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富硒土壤,为红心猕猴桃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年前,在外务工的徐朝阳看中家乡的生态优势,返乡承包了10余亩山地,开启了猕猴桃种植之路。凭着一股韧劲,他潜心钻研种植技术,从种苗选育到田间管护都亲力亲为,第一批猕猴桃上市后因口感清甜、品质上乘,很快赢得市场认可。
随着口碑渐起,订单量逐年增长,徐朝阳萌生了扩大规模的想法。可流转土地、引进优质种苗、搭建高效灌溉系统,每一项都需要不小的投入,前期的收入大多用于果园日常维护,资金周转一下子成了“拦路虎”。“看着好行情却没法放手干,那阵子真是急得睡不着觉。”徐朝阳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岳西县支行的一次“金融助农”走访中。得知徐朝阳的困境后,支行客户经理立即驱车前往果园实地考察,详细了解种植规模、管理模式、市场销路及资金需求。考虑到红心猕猴桃是当地特色产业,且徐朝阳信用记录良好、果园发展前景明朗,支行迅速启动涉农贷款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短短三天便将一笔特色农业贷款发放到他手中。
拿到贷款后,徐朝阳的“扩产计划”顺利落地:流转土地20余亩,将种植规模扩大至30余亩;引进“红阳”优质种苗,提升果实品质;搭建智能滴灌系统,实现精准灌溉;聘请农业专家指导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一年多的精心培育,如今的果园已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产量和品质都较以往大幅提升。
“今年预计总产量能达到6万斤,按每斤15元的收购价算,纯收入能有60多万,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徐朝阳算起收入账,笑容格外灿烂。目前,他的猕猴桃不仅供应本地商超,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订单排到了10月底。
徐朝阳的丰收故事,是岳西县支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行聚焦本地特色农业,针对猕猴桃、茶叶、中药材等产业推出定制化信贷产品,优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门槛,已累计为数十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深耕乡村市场,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向田间地头,助力更多农户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路君霞)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