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一角
近年来,阜阳多点开花,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发展乐章,成为安徽在新时代奋勇向前的生动注脚。
从阜南县庄台改造的华丽转身,到界首市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再到乡村旅游的全面开花,阜阳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使命,在安徽往前赶的征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庄台“破茧成蝶”迎来新生
阜南县的庄台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这些在淮河流域抗洪斗争中诞生的特殊防洪工程,是当地居民曾经的 “避风港”。
在漫长岁月里,庄台见证了洪水的肆虐,也承载着居民们生活的艰辛。以郎楼庄台为例,曾经这里人均居住面积狭小,卫生环境堪忧,污水横流、垃圾满地,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成为脱贫攻坚中的 “坚中之坚”。
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南县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考察时,对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作出重要指示。此后,阜南县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开启了庄台改造的征程。
资金投入是庄台改造的关键。阜南县通过土地复垦交易筹集资金,并为每个庄台拨付 300 万元作为整治启动资金,后续持续加大投入。仅在蒙洼行蓄洪区,今年就投入 4.2亿元用于131个庄台和6个保庄圩的环境整治。
如今,走进阜南县的庄台,一幅崭新的画面映入眼帘。在郎楼庄台,这里自来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一应俱全,旱厕改造成了马桶,彻底告别了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的窘境。宽阔平坦的沥青路修通了,曾经隔绝的庄台连成一片,村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农民小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孩子们嬉笑玩耍,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庄台的改造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为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在西田坡庄台,依托 2.3公里淮河大堤、500亩滩涂湿地和7个庄台等人文资源,开发了党建文化、淮岸原乡、康养休闲、智慧农业、农事研学等旅游项目。曾经靠天吃饭的庄台人,如今吃上了 “旅游饭”,庄台的好风景变成了村民的好 “钱景”。
绿色循环经济领航产业发展
在阜阳的版图中,界首市正以循环经济为引擎,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特色之路。界首市的循环经济产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近年来,界首市紧紧抓住国家对循环经济产业支持的机遇,将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走进界首市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现代化的厂房整齐排列,先进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传统产业的 “旧天地”。
园区内,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到再生塑料、再生金属的深加工,形成了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在废旧电池回收方面,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废旧电池中的各类金属和化学物质进行有效分离和提纯,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目前,界首市再生铅、再生塑料分别占全国市场的1/3、1/10,新型铅碳、锂电动力电池占全国产能的1/5,全国每5只动力电池就有1只“界首造”;界首市田营镇跻身“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第5位;全市拥有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4.78件。
如今,界首市的循环经济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显著的就业带动效应。众多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从传统的农业劳动力转变为产业工人,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同时,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特色乡村旅游通向“诗与远方”
近年来,阜阳通过打造100家乡村旅游点、8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条休闲农业线路,成功实现了从旅游输出地到旅客净流入主要目的地之一的标志性转折,让近10万农户端起了文旅 “金饭碗”。
颍州区乡村情生态农场就是这100家乡村旅游点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曾经,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农业种植场所,如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在生态农场内,新增的露营、研学等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周末和节假日,农场里热闹非凡,家长们则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户外野餐的乐趣。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事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位于颍州区三合镇的熊猫乐园露营基地同样“火爆”。开业首月,这里吸引了上万人次前来游玩,带动了周边消费的快速增长。基地内,可爱的熊猫元素随处可见,充满童趣的游乐设施、舒适的露营场地,为游客们提供了别样的休闲体验。周边的农家乐、小吃摊生意也随之兴隆起来,农户们通过经营农家乐、售卖特色农产品等方式,收入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在阜阳8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中,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颍上区淮罗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农户增收;临泉县长东社区入选省级美食村,凭借特色餐饮在旅游热潮中分得“一杯羹”;临泉县刘庄村以摄影为特色,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村庄的美丽瞬间,也为村庄带来了人气和知名度……这些特色村以差异化的产品,引领着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
此外,阜阳30条休闲农业线路则如同一条条丝带,串联起阜阳的乡村美景、民俗文化和特色产业。
据介绍,这些线路涵盖了采摘、民俗、风光等多种元素,其中3条入选全国精品线路。游客们可以沿着线路,依次走进不同的果园,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体验丰收的喜悦;民俗线路则带领游客走进古老的村落,观看传统的民俗表演,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深入了解阜阳的民俗文化。这些休闲农业线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带动了沿线农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收入的增长,也让农户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记者 唐朝 文/图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