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大者,未来有望形成万亿级蓝海市场。”11月27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表示,到2030年,我省将建成智能机器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到2030年,建成智能机器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日前,我省印发了《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会介绍,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关键技术创新、标志性产品攻关、典型场景应用方面具有基础优势。出台《行动方案》,能够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使优势成为胜势,推动产业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冯克金表示,《行动方案》系统部署技术攻关、产品供给、场景拓展、集群建设、生态完善等关键任务,配套附件系统分析我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已布局环节、优势环节和薄弱环节,确定重点发展方向,规划了整机、关键部组件、通用技术底座等标志性产品攻关清单。《行动方案》围绕我省产业基础和发展要求,提出到2027年,打造“十百千”产业发展格局,即培育10户以上细分领域国内龙头企业,突破100项以上关键技术及标志性产品,全产业链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建成智能机器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5位
“在人工智能方面,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5位。”发布会上,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李银安介绍,讯飞星火为国内首个基于国产自主可控算力底座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已与机器人开展适配,初步实现基于任务层面的“大脑—小脑—肢体”全流程打通,推动行业生态赋能。在通用技术底座方面,在全国率先打造技能开发通用范式,突破了机器人底层控制系统软硬件分层解耦、集成应用开发环境以及机器人运动控制和智能控制算法、智能化算法库框架搭建等技术,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突破了高爆发力感驱一体化关节、多自由度仿人灵巧手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语义理解与任务规划系统,攻克了高密度柔性触觉传感阵列等共性技术,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在伺服电机、减速机、控制器等三大核心零部件领域,拥有清能德创、奥一精机、芜湖固高等代表企业,部分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在传感器方面,依托中国声谷、中国视谷、中国传感谷“三谷”建设,已形成完整的人形机器人感知零部件产业链,为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筑牢根基。(记者 王玮伟)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