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记者获悉,《合肥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现已出炉,正进行批前公示。新规划将助力合肥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全国示范城市,推动形成内涵集约型发展格局与绿色低碳生态范式。
规划聚焦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水平提升,完善功能布局,激发创新动能,增进民生福祉,彰显城市魅力。范围涵盖合肥市中心城区(即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新站高新区)所辖区内的现状建设用地,规划期限近期至2027年,远期至2035年。
更新对象明确为“三旧一村”(旧厂区、旧住区、旧商办、城中村)及其他类。其他类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生态系统修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及国家和省市确定的其他更新活动区域。规划要求通过城市更新引导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和存量资源有序均衡开发,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城市格局。同时,坚持量力而行,杜绝“一刀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数字技术应用与低碳转型,贯穿智慧化、绿色化于城市更新全周期。坚持“保护优先、以用促保”,严禁“大拆大建”,系统性保护修缮历史文化遗存。注重民生优先,共建共享,聚焦市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城市温度与品质活力。
空间结构上,合肥拟构建“一环引领、十字联动、四核示范、多片协同”的城市更新总体格局。“一环引领”即以“城市活力绿环”建设为引领,串联沿线更新片区,形成合肥特色城市更新线路。“十字联动”则以长江路、阜阳路-徽州大道为骨架,构建城市更新引导轴,推进老城更新与区域功能拓展。“四核示范”重点打造以老骆岗机场为核心的“一园三片”市级更新示范区。“多片协同”覆盖城市公共中心、轨道交通枢纽等更新重点区域。
在规划公示稿中,合肥拟定了5大更新专项行动。包括,实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至2027年改造地下管网460公里以上、建设综合管廊16公里以上,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收集率提升,内涝防治标准提高,动态消除易淹易涝点,全面建成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三期。实施科创街区更新建设行动,盘活存量资源,新增创新载体,开展产业低效用地提效行动,推动旧厂区升级改造和产城融合。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危房解危,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实现老旧小区“应改尽改”,2027年前启动建成区内全部城中村改造,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以滨水岸线活化与水网治理为核心,构建城水共生的生态网络,实施“新翡翠项链”滨水岸线提升行动,2027年前完成南淝河、十五里河绿带更新及环城公园等重点公园改造。开展海绵城市暨水网综合治理行动,重点推进南淝河等流域生态治理,实现“治水-优城-兴产”协同发展。
(记者 王珊珊 实习生 解明月)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