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行走毗邻区系列⑤】史河为媒,一衣带水串起民生暖意

2025-05-09 14:37:43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宋娟   

编者按:从皖北平原万亩梨花织就的富民产业带,到皖东南长三角科创飞地集群的智慧引擎;从滁河两岸的产业协作示范区,到史河之滨的民生服务共同体......安徽以 “襟江带淮、承东启西” 的区位优势为纽带,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引下,与苏鲁浙豫鄂赣六省毗邻地区携手同行,以创新破壁之姿擘画融合发展新蓝图。近日,记者深入省际交界地带,见证一个个 “跨界 CP” 以生动实践,演绎着 “毗邻一家亲” 的新篇章!

今天,我们推出《史河为媒,一衣带水串起民生暖意》篇。

自《2025年叶集—固始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事项清单》正式印发以来,六安市叶集区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以跨界协同发展为引擎,在文旅融合、产业协作、教育共享、医疗互通、交通互联等领域全面发力,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如今,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果正化作百姓触手可及的民生福祉,从家门口的便捷出行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从教育资源的协同共建到文旅体验的多元升级,每一项务实举措都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真正将省际毗邻地区的协同发展蓝图转化为温暖人心的现实图景。

叶集区与固始县,隔史河相望,一座陈淋子大桥横跨其上,链接起两地。在中部崛起战略以及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引下,两地以 “共饮一河水,携手谋发展” 的共识,积极探索合作发展路径。

六安市叶集区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隔史河相望

跨界握手共谋发展

2024年8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司正式复函,同意《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自此,该合作区成为中部地区省际之间第一个县级合作区,在积极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力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以及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坚定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事实上,叶集与固始的区域合作早有迹可循。据叶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崔玲介绍,早年受行政区划限制,两地在资源流通、产业协同等方面存在诸多壁垒。为打破这一困局,两地政府立足长远,深度谋划区域融合发展路径。2021年12月,固始县与叶集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识,携手推进 “豫皖边界‘一河两岸’共同富裕协作区” 建设,开启跨省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合作区规划范围涵盖叶集区和固始县全域,将重点建设 “一园、一城、一区”,即:在叶集经济开发区和固始县史河湾发展改革试验区范围内,精心打造一个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豫皖产业合作示范园;全力培育打造一个人口规模超50万的新兴中等城市;携手共建豫皖边界“一河两岸”共同富裕协作区。

“一河两岸一座城”的巨大标语牌矗立在史河岸边

为了推动《规划》高效落地实施,固始县与叶集区联合行动,共同印发了《2025年叶集-固始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事项清单》。

深度融合成果丰硕

地理相近、人文相亲,两地间的融合之深不知不觉间已体现在城市肌理的每一处细节。

早晨八时许,家住六安市叶集区的台启阳,像往常一样,从家中驱车出发。仅仅10分钟左右,穿过陈淋子大桥,再行驶两三公里,便抵达自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的徽叶人造板有限公司,开启一天的工作。“对我而言,这里和家门口工作没啥区别,完全没有界限感。” 台启阳笑着说。叶集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木竹集散地,同时也是中国第四大人造板生产基地,板材加工产业十分发达。而固始则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叶集人前来投资开办木材加工厂。

在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湾区园,木材加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这些企业的老板大多来自叶集。台启阳坦言,将公司选址在固始,正是得益于两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与产品运输方面获得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有利于整合周边丰富的木材资源,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在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湾区园,木材加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这些企业的老板大多来自叶集

家住固始县陈淋子镇中滩村的77岁老人屈志银,对叶集与固始之间的变化有着深刻体会。今年3月21日,屈大爷突发脑梗,由于儿子媳妇在外工作,无法及时赶回家中,紧急时刻,他赶忙联系住在叶集的女儿,仅仅半小时左右,便顺利抵达叶集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从我家到固始县城开车要一个多小时,实在太远了。但是到叶集区医院却很近,这边的医生、护士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医保可以直接报销了,真的特别感谢!” 屈大爷感慨地说。

屈大爷的亲身经历,生动地展现了叶集与固始在医疗保障方面实现医保互通后带来的巨大便利。自2024年11月1日起,两地医保同城化待遇细则正式落地实施。固始县的5家医疗机构被纳入叶集区内定点管理,叶集区参保人员在此就医无需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手续;同样,叶集区的5家医疗机构也被纳入固始县定点医院范围,固始县参保人员前往就医同样享受便捷服务。这一举措,极大地缓解了两地群众异地就医的难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叶集区人民医院内,屈志银在接受治疗

河南固始群众在叶集区人民医院内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

随着合作区建设的稳步推进,教育同城化举措也相继落地实施。取消异地户籍子女入学限制,河南(固始)户籍考生初中阶段在叶集区建有学籍并实际就读,可与本地考生享有同等中考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孩子们营造了更加便利的就学环境。叶集明强学校,是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曾走出了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作出杰出贡献的 “未名四杰”—— 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2024年秋季开学时,学校迎来了许多来自河南的学生。学校校长晏士辉介绍:“与我们相邻的固始那边部分乡镇公办学位比较紧张,人口众多,而明强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很多家长骑个电瓶车就能轻松送孩子来上学,然后再回去上班,十分便捷。”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秋学期,固始籍学生在叶集区中小学校就读的共计2312人,其中小学684人、初中760人、高中652人、中职216人。

叶集明强学校内,来自河南固始的学生与叶集本地学生一起上课

生态治理同样是叶集与固始两地合作的一大亮点。位于皖豫两省交界处史河段的五里拐橡胶坝,地处沪陕史河高速路桥北侧,坝体跨越皖豫两岸,是安徽省“十四五” 期间实施的重点水利工程——史河(安徽段)防洪治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集区水利中心副主任刘振介绍,五里拐橡胶坝的建成,不仅有效稳固了河床基础,显著提高了防洪标准,还为两地的生产灌溉用水及居民饮用水提供了坚实保障。如今,史河两岸呈现出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成为当地百姓休闲漫步的理想去处。

位于皖豫两省交界处史河段的五里拐橡胶坝

叶集与固始深化多领域合作,成效显著。医保实现互通,异地就医结算便捷;教育资源共享,教研协作紧密;产业互补共建,形成超大产业集群;生态联防联控,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未来,两地还将在更多方面紧密携手,共同奋进,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行。

(记者 吴承江 黄洋洋 李世宏)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