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23·7”华北极端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2025-05-08 15:28:4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祁琳) 2023年7月底,一场极端强降雨突袭华北(“23·7”极端降雨事件),在北京、河北等地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破纪录的暴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5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大气科学先进计算实验室赵纯教授团队通过分析,揭示了一个此前被忽视的关键因素:蒙古高原地区近几十年异常快速的增温,对此次华北极端降雨起到了显著的“催化”和放大作用。

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蒙古高原地区就是一个“热点”,其近几十年的增温速度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升温幅度远超周边区域突破临界点。

远在蒙古高原的快速增温,是如何影响到数百公里之外华北地区的这场暴雨呢?赵纯教授团队利用其发展的全球变分辨率大气物理化学耦合模式,在国产神威超算支持下,精准地模拟再现了“23·7”极端降雨过程,模拟结果在降雨落区、强度和时空演变上都与实况观测高度吻合。

基于高精度的模拟,研究团队基于国际前沿的“故事线”气候归因方法,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发现在导致此次降雨极端化的诸多因素中,蒙古高原的异常快速增温趋势扮演了关键的“幕后推手”角色。

蒙古高原上空的快速增温,像“加热器”一样,促使该区域形成了一个异常强大且稳定的高压系统。这个“大陆高压”发展,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俗称“副高”)“手拉手”连成一体,在华北地区上空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高压大坝”。这道“高压屏障”如同拦路虎,阻碍了携带水汽的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继续北上或东移,将其长时间“困”在华北太行山前区域。被拦截的水汽在太行山地形的持续抬升作用下,被迫辐合抬升,导致降雨在狭窄区域内长时间集中倾泻,最终酿成了破纪录的极端暴雨灾害。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