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皖北平原万亩梨花织就的富民产业带,到皖东南长三角科创飞地集群的智慧引擎;从滁河两岸的产业协作示范区,到史河之滨的民生服务共同体......安徽以 “襟江带淮、承东启西” 的区位优势为纽带,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引下,与苏鲁浙豫鄂赣六省毗邻地区携手同行,以创新破壁之姿擘画融合发展新蓝图。近日,记者深入省际交界地带,见证一个个 “跨界 CP” 以生动实践,演绎着 “毗邻一家亲” 的新篇章!
今天,我们推出《产业聚能,一心一意书写跨省新篇》篇。
从“各扫门前雪”到“共烹一桌菜”,五河-泗洪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建设进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荒芜到繁荣的华丽转身。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立足省际毗邻区位优势,以新型功能区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从 "区域分割" 到 "协同发展" 的深刻转变,将曾经的省际交界边缘地带,打造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五河县是蚌埠市唯一毗邻苏浙地区的县,区位优势巨大
锚定方向,开启跨省协作
蚌埠市五河县坐落于淮河与洪泽湖相拥的膏腴之地,作为蚌埠市唯一接壤苏浙的县域,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2021年,一份关于洪泽湖流域联保共治的备忘录,为安徽五河与江苏泗洪搭建起合作的桥梁,开启了跨省域协同发展的 “破冰之旅”。历经三年探索实践,2024年12月29日,在五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力创建五河-泗洪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被郑重提出。
基于两地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该功能区精准锚定了“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发展高地”“推进省际毗邻产业协同创新”“打造淮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创建水陆联运经济示范区”“加快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合作典范区”的发展方向,随着这一战略布局的逐步推进,一幅承载着区域协同发展愿景的宏伟蓝图,正徐徐铺展在苏皖交界的广袤大地上。
“五河速度”,引商留商聚商
位于五河-泗洪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的双忠庙镇工业集中区
踏入五河县双忠庙镇工业集中区,现代化工业画卷徐徐铺展: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运输车辆穿梭往来,机械运转的嗡鸣声奏响激昂的奋进旋律。谁能想到,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昔日竟是荒草丛生、人迹罕至的郊野?
据双忠庙镇党委组织部组织委员王青介绍道,2023年之前,这里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甚至连一条像样的通行道路都没有。而在短短一两年间,经过精心规划与大力建设,这片规划面积1200余亩的工业集中区已初现规模。这里不仅成为五河县招商引资的 “强磁场”,更以其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众多优质企业纷至沓来,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江苏维辰益科技有限公司在双忠庙镇工业集中区“落户”,成为本地“明星企业”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江苏维辰益科技有限公司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企业。2023年8月14日,总投资3.2亿元的超超临界燃煤锅炉节能部件智能化生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从拿地到投产,仅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 "五河速度",企业负责人李强对此赞不绝口。“营商环境好,政府支持力度大,项目进展非常快。这里靠近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地,能降低采购成本2%,用工成本也降低了15%。” 李强说道。据悉,该项目投产后,不仅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将为双忠庙镇创造100余个就业岗位,预计每年缴纳税金不低于500万元,在带动就业与税收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是维辰益,腾锐钢构、瑾言新材料、德瑞亚纺织等企业也纷纷落户于此。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大多来自经济发达的江浙沪长三角区域,他们或是通过同行间的口口相传,或是在实地考察后,被这里显著的成本优势、优越的交通区位以及适宜的地价所深深吸引。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中区内的乡村振兴产业园一期,4.9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与此同时,二期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未来将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集聚升级。
便利交通,插上腾飞翅膀
天岗湖大桥上,往来车辆穿梭于皖苏省界,大桥一侧为建设中的五蒙高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皖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
交通,向来是区域发展的 “先行官” 与 “助推器”。双忠庙镇工业集中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邻五蒙高速五河北出口,104、344国道穿境而过,距离县城中心仅9公里。即将通车的合新高铁,更是为这片区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届时,这里将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为企业的原材料运输、产品销售提供极大便利,也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发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合新高铁五河站站前片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进站匝道与落客平台的主体结构已经显现
不仅仅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未来功能区还将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持续发力,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在井湖畔,皖苏联合监测站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水质数据。两地环保部门建立的“一张网”监管系统,让跨界污染无处遁形。正在规划的零碳产业园内,五河的光伏板将与泗洪的生物质能形成绿电互补。此外,集装箱码头的基本建成,更是为水陆联运经济示范区的打造创造了有利条件,将进一步激活区域的物流运输潜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河县城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具有连接江浙沪、通达鲁豫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夜幕垂落时,双忠庙镇车间的灯光如星子散落,与泗洪湿地景区流转的霓虹遥相呼应。在皖苏交界的广袤热土上,这片省际毗邻区正以产业脉动为笔、生态画卷为纸,在时代浪潮中挥毫泼墨,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淮畔传奇”。
(记者 吴承江 黄洋洋 王旭东)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