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正文

青山作伴 林海为家

2025-04-16 19:08:59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编辑:杨蕊   

徐瑞:43年乐当山场“活地图”

4月11日,青山绿水间,留下了徐瑞(左)和同事的身影。

巡山途中,徐瑞(右二)向林场周边茶农宣传山林防火知识。

4月11日,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古井园林场,徐瑞在林中巡查。

古井园林场辖区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银缕梅,徐瑞(右)每次巡山都要来看看。

“从父亲手中接过护林工作,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总担心没有把工作干好!”4月11日,在岳西县国有林业总场古井园林场,生态护林员徐瑞认真地说。

古铜色面庞上刻着深沟似的皱纹,草帽压着灰白鬓角,双手老茧如树皮,望向山林的目光比暮色更深沉,今年59岁的徐瑞,在护林岗位已工作了43年。

1982年,徐瑞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当了一名护林员。当时条件艰苦,护林员们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双坪护林点,那里不通车、不通电,距离最近的村子有10多里路,吃的用的都是靠自己肩挑背驮上去。白天,徐瑞要走几十里山路巡护山林,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山泉水;晚上回来,还要在煤油灯下写巡山日志。由于当时收入低、交通不便,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碗咸菜撑几天,许多同事另谋出路,可徐瑞没有放弃,把青春都献给了巍巍青山,献给了他热爱的护林事业。

一次巡山归来,徐瑞被林场架设的高压电线滑落的“吊葫芦”砸断了左腿,但他毫无怨言,身体康复后依旧巡山护林。2003年徐瑞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的誓言。43年来徐瑞没有离开过古井园林场,他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被同事们称为林场的“活地图”,哪里的树被风刮倒、哪里的林间道路被水冲坏、哪里的珍稀保护古树有了病虫害……他都一一记在巡护日记里,记在脑海里。近几年,在徐瑞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林场实现了“零”采伐。2022年,徐瑞当选全省“最美生态护林员”。(本报记者 李博 摄影报道)

刘明强:24载守护林区“零火灾”

4月10日,刘明强(右)在查看树木生长情况。

4月10日,刘明强(右)在山顶上用望远镜瞭望,预防火情。

刘明强刚进林场时种下的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4月10日,晨雾中的马鞍山市博望区横山国有林场被鸟鸣“唤醒”,护林员刘明强和同事沿着蜿蜒的山道向密林深处走去,野草上的露水浸湿了鞋袜。

马鞍山横山被称为“江东第一峰”。2001年的横山还裸露着大片黄土,19岁的林业技校毕业生刘明强背着行囊走进林场陈山工区,老场长望着瘦削的少年直摇头。谁也没想到,这个当初连铁锹都握不稳的小伙子,会在工区栽下成片的松林。最初的护林工作没有交通工具,刘明强背着水壶、带着饭盒与队友徒步巡林,用脚步“编织”起2000余亩山林的巡查网。暴雨冲毁的山道上,刘明强手脚并用攀爬排查塌方路段;寒潮突袭的冬天,他裹着棉大衣在林间值守巡护。当同龄人在城市霓虹中追逐梦想时,刘明强的青春在年轮里悄然沉淀。

常年的护林,刘明强总结了一套护林经验,采取“早晚巡山+蹲守”模式,巡山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鼻尖捕捉着烟缕淡淡的味道。刘明强所在的陈山工区与村庄毗邻,祭祀是山林防火的重点难点,刘明强走村串户宣传文明祭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该林区连续24年保持管护区“零火灾”纪录。业务上,刘明强注重职业技能提升,荣获2023年安徽省林业系统森林防火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二等奖。

山间的杜鹃开了又谢,当年亲手栽种的树苗已参天如盖。24年间,刘明强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山林,从青涩少年到“林业工匠”,刘明强以忠诚和汗水,书写着人生的追求,2024年,刘明强当选安徽省第四届“最美生态护林员”。(记者 李博 摄影报道)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