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网评 > 正文

把不同资源“绣”入文旅产业 为中国旅游“量体裁衣”

2024-06-07 15:59:2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阮怀霞   

近日,游客进“淄”赶“烤”“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天水“热辣滚烫”、开封王婆相亲、贵州“村超”“村BA”等火热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旅游发展大会上强调,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新举措,才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

以本土资源为布,绘就“万里蓝天白云游”的底色。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城市的传统文化底蕴才是促进文化旅游的“流量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江西婺源的油菜花田等到芜湖铁画、宣城宣纸、安庆黄梅戏……各地均在依托本土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就地取材,借力打力,讲好本地故事,展现本地特色。“夫物有所用,用之各所宜”。广大干部更应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整合当地特色资源,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融会贯通,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别具一格的文旅“IP”,找准路子,积极探索推进“旅游+”新方式,绘就文旅融合新底色。

以科技创新为针,编织“天工人巧日争新”的亮色。赓续传统,创造未来,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坚持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大唐不夜城街区里,“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在舞曲声中“复活”,白衣飘飘的“李白”吟诗千古名篇、各地博物馆通过AI、VR等技术手段让游客“回到”过去,沉浸体验时空穿越……这些将高科技和文博真实场景联通,实现了虚实结合,大大提升了游客参与度及互动性,也真实地再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天工开物,万念新放”。广大干部应积极让文旅融合更具活力发展,将各地传统文化、自然景观、现代科技等元素与旅游市场相结合进行创新表达,不断开拓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领域,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以人文关怀为线,连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成色。立足当下,人民群众个性化、分众化、专业化的旅游需求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从甘肃麻辣烫推出“麻辣烫专线”、免费赠送门票到哈尔滨冻梨摆盘、豆腐脑加糖等将异乡文化融入本土风光,无不让人耳目一新,这些细节体现了各文旅单位游客至上,宾至如归的良苦用心,彰显了当地浓浓的“人情味”。“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广大干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事关游客切身体验的细微处做文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公共服务短板问题,以最真切质朴的情感交融,温暖热情的贴心服务,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切实将“头回客”转化为“回头客”,实现旅游一路“长红”。(谢玉瑞)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