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星评论 > 正文

“聚强活”三措并举 激活乡村人才“动力源”

2024-01-10 16:20:55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田双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各地要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人才振兴服务乡村振兴为总目标,因地制宜,坚持广招贤才、悉心育才、高效用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多渠道发现培养,“选种育苗”聚人才。“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各地要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广开进贤之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引才体系。明确柔性引才方向。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围绕乡村振兴、农技下乡、产业发展等本地发展实际展开调研,按需引进一批能够开发新技术、新项目的实用性人才,人岗相适,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畅通柔性引才渠道。线上开通柔性引才热线,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纽带作用,畅通联络“引才”渠道,把政策及时传递到目标对象的指尖、眼前、耳边,在巧用外才、外智、外脑上持续发力。线下制定针对性政策,吸引在外经商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回村发展,充实本地人才库,打造一支“留得住、能管用”的本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精准化教育培训,“炼苗成长”强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各地要尽心尽力培养人才,在加强人才培养教育上下足真功夫,打造安排合理、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多维育才”体系。多元育才,夯实理论基础。搭建“头雁宣讲”平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员、致富能手作为“头雁”,开展每周主题宣讲,为其他村提供可借鉴样板案例,着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素质过硬、政治过硬”的乡村振兴“排头兵”。实践育才,突出一线锤炼。立足本地经济发展需要,把懂技术的“田秀才”聚起来,把有经验的“土专家”用起来,把有能力的“乡创客”挖出来,在种植养殖一线开设“田间课堂”,通过现场指导和实训基地演练等形式助力乡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对育才,注重精准培养。实施“名师带高徒”工程,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采取“老带新”、“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帮助解决实际难题,制定周期性培养计划,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激发年轻人才干事活力。

全方位锻炼提升,“壮苗生根”活人才。聚才是方式、育才是过程、用才是目的,用好用活人才才能创造价值。各地要注重人才实践锻炼,积极搭建平台,为各类实用人才提供干事创业舞台。产才融合促发展。围绕“党组织+人才+企业/高校”的融合发展思路,推动人才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引导有理想、有抱负、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带头创业、扩大产业、发展经济,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双培双带”抓示范。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双培双带”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村企联建”发展模式,定期到发展较慢的企业开展帮扶活动,为企业在信息流转、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搭建有效沟通平台,实现企业增收双赢。电商孵化迎新态。数字经济新时代,农业产业迸发出新业态,各地要积极探索“电商+乡村产业”发展路径,面向当地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开展农村电商新媒体专场培训,培育电商新农人,共同打造农产品“地域名片”,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周文)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