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教育 > 正文

双幼总园:幼小衔接背景下家、园、校三方联动游戏体验系列研讨活动

2024-11-11 13:06:3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为带动家长共同关注游戏的价值,引导家长沉浸式感受搭建游戏的魅力,让家长尝试从游戏体验者的身份去解读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2024年11月4日—8日,在合肥市双岗幼儿园党支部书记、总园长余冬梅的统筹安排下,在保教副主任范然的带领下,双幼总园各班级开展了幼小衔接背景下家、园、校三方联动游戏体验系列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各班级教师担任主讲人,邀请家长和小学老师共同参与。借着秋日的清风,这群家长和小学老师转化为“孩子”参与游戏,一起开启了一场童心之旅。

游戏前奏:制定计划

在游戏前,各班级利用微信、当面交流等方式邀请家长及小学老师参与搭建活动,并在班级群发布本次搭建的主题——桥。请家长围绕“搭桥”进行设想和计划,通过绘画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游戏进行:体验建构

活动当天,各班级的家长、小学老师和孩子来到四楼音乐厅,家长们一组,孩子们一组,分别根据游戏计划进行“桥”的搭建。

家长、小学老师:

家长们拿到建构材料后跃跃欲试,自发地按照计划分工进行合作搭建。

“这个圆柱体不够,我们去找别的组借一下”,“我觉得这个桥梁不够美观,可以再优化一下”,“只有桥太单调了,我们可以在桥边再搭座塔和凉亭”......找伙伴、取材料、沟通交流,家长们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刻,她们真正成为孩子,以儿童的视角去探寻、去感知,跟材料亲密接触,操作、创造、想象.....脸上萌发自然的笑容,在蕴含无穷教育魅力的游戏场地里开启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模式,在沉浸式体验中充分感受建构游戏的快乐。

幼儿组:

小班幼儿基于前期经验,对“拱桥”“高架桥”“立交桥”等有了初步的认知,运用平铺、垒高等技能能够搭出“桥”的基本特征。中班幼儿的建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手部小肌肉动作逐渐发展,思维、想象以及生活经验更加丰富,能够运用已有的经验对“桥”进行再现和创作,创造性的搭出了纵横交错的高架桥。大班幼儿已掌握了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能够根据游戏计划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桥”的搭建。如在搭建拉力桥、三层高架桥中,孩子们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如何实现人车分流等。

游戏高潮:分享故事

在游戏体验后,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共同欣赏了各自的作品。家长们在谈起自己合作搭建的过程时都难掩自豪和喜悦之情,同时分享了“参与建构游戏的感受收获”、“建构中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法”等问题。孩子们也分享了“搭建过程中运用的搭建技巧”、“建构中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法”等。

从游戏故事的分享中,家长们认识到单单观察孩子的游戏是单向的,而游戏后倾听孩子的表达则是双向的。孩子的画面不一定能完全传递着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需要成人关注孩子游戏的全过程,通过孩子的语言、肢体动作等读懂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来自小学老师的思考:

小学的老师们也纷纷分享了他们对于游戏的感悟,也认为幼儿园的游戏形式很好,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以下是来自以为小学老师的分享。

游戏尾声:解读价值

最后,各班级教师以幼儿此次搭建的作品为例,和大家一起交流了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在数学领域方面涉及到:规律排序,形状,空间,方位等;在科学领域涉及到:斜坡滚动,跷跷板,多米诺骨牌等;在社会交往方面涉及到交流表达;分工合作,协商解决;前书写(绘画表征);整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等。家长们在解读中深刻感悟到了建构游戏对孩子主动学习的深远意义。

一百次提问不如一场深度体验,一百次沟通不如一次亲身感受。一次不一样的搭建活动,一群不一样的“儿童”,让家长在活动中共情,理解孩子,理解幼儿园“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双幼总园将继续立足儿童立场,关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刘文雅  高经伟  韩敏  范然  余冬梅)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