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老百姓身边的安全”“有力维护群众‘头顶上’‘脚底下’和‘出行中’的安全”——群众身边的安全问题,被写入今年的两高报告中。从高空抛物到窨井伤人,从食品安全到交通安全,司法机关直面社会关切,有效增进百姓福祉,提升群众生活安全感。
一段时间以来,高空抛物、窨井伤人等行为容易陷入调查取证难、责任理不清、处罚缺依据的困境,容易让人民群众受伤又受气。
对百姓“头顶上”“脚底下”安全的重视,是司法为民的应有之义。群众哪里需要保护,司法步伐就跟到哪里,法治保障就送到哪里。过去五年,随着类似事件多发,着眼于守护群众身边的安全,一系列司法实践迅速实施。针对高空抛物和盗窃破坏窨井盖,司法机关发布司法建议,升格至可以定罪处罚。高空抛物罪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罪名,多人因此受到刑事处罚。
从群众身边做起,从生活细处着眼,依据一系列举措,用好法律武器,为群众生活安全打造一把把“安全锁”。守护群众身边安全不失声不缺位,聚焦痛点堵点勇于实践敢担当,办理一件件典型案例,直面一个个实际问题,解决一起起社会矛盾,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彰显着司法为民的初心。
“头顶上”“脚底下”“舌尖上”“出行中”的安全与群众日常生活、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法治的触角必须向着不断增加群众安全感延伸。司法机关还需紧紧抓住涉及百姓切身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一线与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基层组织联动合作、齐抓共管,于细微之处多上几道“安全锁”,于民生关切处织密扎牢“保障网”。加大对典型案件的查办力度、曝光强度,震慑违法行为,就能更好地保护守法群众,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新华社记者 段续 丁静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