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评论 > 正文

对忽悠式直播带货,应依法监管

2023-03-03 09:04:12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田双   

2月27日晚,一位主播正在直播间推销一款“贵州×××浓香型”高度白酒。主播多次碰瓷“茅台酒”,称这款酒是凌驾于“飞天茅台”之上的纪念收藏酒,出厂价一箱3000多元,现在直接让利粉丝,一箱(6瓶)只要398元,每瓶仅66元。该商品评论区里,不少消费者购买后都给出了差评。

博主在直播间居然宣称他推荐的白酒凌驾于“飞天茅台”之上,真是吹牛不上税。更邪乎的则是,他把价格从3000元砍到66元,让惠于直播间的粉丝。

果真如此吗?记者调查发现,生产厂家仅是一家生产保健酒的企业。很多已经购买的消费者反馈,给了差评:码不对,查不到对应商品;酒只能算是杂酒,看外观只能说一般……博主在直播间歇斯底里地推荐,极尽忽悠之能事,设置碰瓷茅台,让喜欢他的粉丝上当受骗,自己则大赚一笔佣金。

“66元买的白酒赛茅台”?这当然是直播带货忽悠下的骗局。上当的消费者不愿依法维权,相当宽容,原因有三:其一,受骗的金额不多,不想折腾;其二,不想让自己喜欢的带货主播难堪;其三,主播带货时虚假宣传的证据难以留存。忽悠式带货直播之所以难禁,就是和消费者不较真有关。

其实,直播带货忽悠宣传、虚假广告泛滥,也与管理平台疏于监管有直接的关系。在直播管理平台看来,直播间火爆,带货销量高,既给博主带来丰厚的收益,也能给直播平台带来繁荣,平台当然也能从中获益。所以,平台虽然给博主约法三章,要求博主遵守法规,但很多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网络绝非法外之地,直播带货亦应受到法律视角的审视。从法律层面上看,直播带货就是一种广告,带货主博的身份相当于广告代言人,应当遵循广告法规,不能出现虚假广告,哪怕是打广告法规的擦边球也不行。所以,忽悠式直播带货已经触及法规,属于违法违规,应受到规范和惩戒。

我们希望直播带货的每一天都是“3·15”,也希望所有的带货主播们都能心存敬畏,认真对待消费者的权益。黄齐超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