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评论 > 正文

拦住流向“舌尖上的罂粟壳”

2023-02-28 09:09:30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田双   

“秘方”  王恒/漫画

近日,一则“女子宿舍吃火锅放罂粟提味被罚”的新闻冲上热搜榜。报道称,务工人员吴某为提味增鲜,将从老家带来的罂粟壳放入火锅中。最终,吴某尿检结果显示吗啡阳性,被警方处以行政处罚。

在火锅汤料、熟食汤料、菜品调料、牛羊肉汤中添加罂粟壳,可以达到“提香上瘾”的效果,以此来提高顾客的消费粘性,已成为近年来不少餐饮从业者,为吸引顾客铤而走险的公开秘密。

长期食用罂粟壳,对人们生命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也因此,早在2008年发布的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就将“罂粟壳”明确列入其中。按照刑法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近些年来,国家出于保护人民群体“舌尖上的安全”,司法、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加大了对餐饮业罂粟壳违法添加,以及对地下市场交易的出拳力度。但从执法成效来看,由于利益链条长、违法成本低等原因,导致“舌尖上的罂粟壳”犹如“打不死的小强”,屡打屡现。

这显然意味着,罂粟壳从田间走向餐桌,再流向“舌尖”,要经种植、销售、物流、加工等多个环节“关口”,虽然整治多年,仍然能一路“过关斩将”,畅通无阻地流向餐桌,成为食客“提香增味”的“神器”,不仅表明治理难度大,也意味着监管没有做到360度,无盲区,无死角,在治理思路和整治措施方面,仍需要有亟待改进的地方。

拦住流向“舌尖上的罂粟壳”,要修葺现有法律,加大对罂粟壳违法添加的违法犯罪成本,全面提高风险成本,让餐饮从业者“不敢越雷池一步”;要对生产端、物流端、销售端、以及消费端等全链条,进行无缝隙打击,斩断整个利益链,营造“不能买卖、不敢买卖”的高压氛围。唯有对每个环节链条做到“零容忍”,出重拳,严惩不贷,才能真正拦住流向“舌尖上的罂粟壳”,确保普通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吴睿鸫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