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冠心病患者陶先生来自长丰,近两月以来反复出现胸痛不适等症状,近期症状加重。日前,他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前降支近段分叉部位95%的狭窄, 属于高危病变。考虑到支架安放的远期效果不佳,陶先生随即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第二天即下床活动。
一提到心脏搭桥,无疑是无影灯下最惊心动魄的操作之一。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胸膛被打开的画面,加上术中麻醉的风险、术后感染的风险和痛楚……让不少患者闻之色变。
那么,国际公认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心脏搭桥手术就非得开胸锯骨吗?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近日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引进陈彧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不停跳微创冠脉搭桥手术,实现微创心脏搭桥手术的另一种可能性。
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术——冠脉外科领域的新方向
心脏搭桥术,也被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心病药物治疗、支架介入治疗之外的常用办法。
传统的心脏搭桥术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打开胸腔、心脏停跳等条件下进行,且术中风险较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为克服其不足,不停跳搭桥技术逐渐兴起,并取得了与常规冠脉搭桥术相同的疗效。
不停跳(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搭桥有两种方法,①正中开胸的不停跳搭桥(OPCABG),②小切口冠脉直接吻合术(MIDCABG)。严格意义上说,后者才是真正的微创手术:①不需要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下直接手术;②不需要切开胸骨,只需要在肋间实施小切口。当然,后者手术难度也更大,对外科技术要求也更高。
此次,陶先生正是受益于不停跳微创搭桥手术(MIDCABG)的我院首例冠心病患者。
主刀医生陈彧教授团队只在患者肋间实施 6cm 小切口,避免了传统胸部正中开胸对胸腔骨架结构的破坏,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创伤,具有用时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有合并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要求迅速恢复社会工作的患者。陈彧介绍,该手术历时仅2小时左右,术后1小时患者心肺功能就已恢复良好,可撤除呼吸机并拔除气管,这是传统冠脉搭桥手术所无法企及的效果。
当然,这类高风险、高难度手术同时需要内外科、麻醉科、ICU术后监护等多学科保驾护航,尤其对麻醉团队的要求更是特别高。因没有体外循环的辅助,不停跳冠脉搭桥术麻醉管理难度极高。此次手术再次验证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团队精准化、高水平的麻醉技术。
专家简介
陈彧,男,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脏外科主任。现任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脏中心四病区(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单元、心脏重症监护、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多次赴德国和美国研修,组织开展北京大学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多篇SCI论文。
主要专业方向:微创小切口冠心病手术、瓣膜替换与修复手术、主动脉及大血管手术、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等。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开诊时间待后续发布)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