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涡阳县高公镇以作风大整顿、能力大提升、工作大比武为有力抓手,通过四个“强化”,重点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发展能力、专业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让“中梗阻”干部没市场,让“躺平者”干部躺不平,全力营造真抓实干、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的浓厚氛围。
强化理论学习促素能提升。严格落实党委专题学习会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利用“周末赋能”集中轮训、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作风大提升、能力大整顿”活动重要意义,坚持日读、周学、月讲、季研讨,迅速掀起理论大学习热潮。全镇共开展集体学习10余次、专题研讨3场次,领导干部领学14次、讲党课7次、理论宣讲7场,让干部集中充电蓄能、汲取营养。
强化协同联动促效能升级。对干部实行分工分片,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包保村(社区)指导,在信访维稳、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实践锻炼,激发党政班子“领跑”意识,带动全镇党员干部转作风、提能力、促发展,形成上下一心、同频共振、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每月通过在各村之间进行“擂台赛”,同台大比武,截至目前兑现奖惩20余万元,充分激发各村争先创优的干劲,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严格落实“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渠道,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2022年以来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4.35亿元。
强化制度管理促作风转变。高公镇党委围绕作风能力、履职担当、社会关注、工作落实等方面,制定出台了《高公镇干部职工管理制度》,将全体镇村干部包括计生专干、见习生、军服岗等全部纳入日常考勤管理范围,以制度为标准,以实干为导向,打造了一支“坚定信仰、崇尚实干、情系民生、敬畏规矩”的干部队伍。通过综合考虑新调整8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处理惩戒干部20余人,其中村(社区)主要负责人2人。深化“党建+”的基层治理模式,持续深化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工作,收集梳理村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跟踪处理,逐一对照销号,针对收入低、就业难等民生问题,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协调,全面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放及贴息工作,支持农户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同时充分发挥农技服务体系作用,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对村民进行产业扶持、技术扶持,推动各项工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强化结果导向促产业发展。高公镇以项目建设构筑高质量发展骨架,实施一河一集一园区,一乡一镇一基地“六个一”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土地流转、“一块田”改革,逐步建立1000亩以上连片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加工基地,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种养循环之路,结合“三夏”生产抓好农技培训指导,确保产业发展各项任务推动落实。目前各村带领群众发展红薯种植、上海青种植等产业2000余亩,发展羊肚菌120万筒,养殖羊、鸭等150万余头,全镇各项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深挖辖区生态资源,实施西淝河清水廊道保护开发景观带建设,利用沿河道路、慢行步道和健身设施,通过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构建“15分钟健身圈”,打造新型乡村度假区和田园风光体验基地,实现全镇农旅产业升级增效,写好“农文旅”产业融合文章。目前,沿河种植了6000余棵大叶女贞、海棠、楸树、红枫、垂柳等树木,已形成8.5公里绿色长廊。发挥商贸重镇优势,高标准打造美丽集镇,帮助毛巾厂、糖蒜厂提高品牌竞争力,打造毛巾之乡、糖蒜小镇的名号。及时调整规划,推动产业聚集园区的设立,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力促产业链式发展,达到完链目标。
作风能力建设永远都是“进行曲”,没有“休止符”。今后,高公镇将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活动,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实践的探索,把真抓实干的力量转化为发展事业的动能,为全市“六一战略”、涡阳县“145”总体思路和高公镇“六个一”发展目标的贯彻落实提供坚强组织和良好作风保障。(王子炎)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