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黄山 > 正文

黄山市休宁县:向绿而行 绘就生态新画卷

2023-08-29 20:29:3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施亚磊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新传学院“寻访状元故里,擎画筑梦蓝图”实践团队前往黄山市休宁县流口镇,对当地生态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在此过程中见证了流口镇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而绘就的一幅“一湾碧水入新安、一江清水涌新潮”的绿色发展新画卷。

观全局,生态流口展新颜

流口镇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源头,青山环翠,百姓傍水而居。走进流口,一山一水皆是风情,一茶一叶皆是希望。

近年来,流口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实际,科学规划,在全镇开展关于加强生态修复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行动,乡镇面貌日益改观,生态文明建设也迈向新阶段。

为保证生态修复工作取得实效,当地政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细化任务分工,坚持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监督到底,从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到制定详细周全的生态修复方案,再到选拔出专业团队负责监督工作,层层把关。除此之外,在生态治理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手段,包括植被恢复、土地整治、水域治理等,以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凭借这些努力,古树名木资源得到大力保护,森林覆盖率整体提升;撂荒耕地整治效果显著,盘活土地资源;小流域综合治理贯彻落实,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令流口镇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望来路,生态流口破难关

“现在看到生态保护的成果这么显著,我们大家都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自豪。”工作人员感慨道。但当问及过去在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是否顺利时,他摇了摇头,“想办成事情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我们还是遇到过不小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如何改变当地居民的固有思维,引导他们重视生态保护、参与生态治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

从长远角度出发,营造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能够造福村民。但大多数村民无法理解修复生态环境的工作。为此,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与村民的沟通与交流,耐心细致地解释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意义,与村民的紧密联系,最终争取到了大部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当地政府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村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家乡的生态修复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

工作人员还强调了政府与其他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的关键性。他们表示,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政府一方,更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整个生态修复工作中,流口镇政府积极与环保部门、科研机构以及民间组织展开合作,共同研究生态修复与自然资源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先进的技术经验等。茶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持续推进5350亩茶园绿色防控,连续3年获评全市茶园绿色防控工作先进乡镇。境内770亩有机茶示范基地,连续25年获得欧盟有机认证。此外,当地政府还认真调研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众多企业,通过采取积极的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绿色发展。

向未来,生态流口谱新篇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7月,流口镇便在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中创造性地开设了“生态美”超市模式,系全省首创。村民可以将烟盒、塑料瓶、塑料袋等不易降解的生活垃圾拿到“生态美超市”兑换相应积分,再凭积分兑换超市里的诸多日用品。而如今又突破了“垃圾收集、积分兑换”等原“生态美”超市边界,创新衍生出了“生态美”超市积分制,将门前三包、护河禁渔、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管理。开发“生态美”绿色存折,也让“小积分”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全面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随着环境的治理、水质的改善,流口镇立足生态优势,发展有机茶叶种植、泉水鱼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通过服务创收、资产收益、村企合作等路径盘活老茶厂、旧店面、撂荒耕地等闲置资产,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生态的“含绿量”逐步转化为发展的“含金量”。

流口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今后,他们也将继续致力于生态修复工作,同时更加严格地执行生态修复方案,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政策,促进当地特色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出更多优质的生态旅游项目。争取以一抹动人心弦的“流口绿”带动乡村振兴!

(高新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