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银行 > 正文

“贷”来“莓”好生活,“贷”动“莓”好未来——长丰邮政储蓄银行金融助力长丰草莓产业发展

2023-06-02 16:38:23 来源:安徽财经网   编辑:潘翔宇   

长丰县位居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过渡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长丰草莓特有的品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长丰举全县之力,通过引进示种、示范推广、规模形成、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五大发展阶段,做强、做优、做特长丰草莓产业。2015年通过“红颜”品种引进换代,长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中国草莓之都”的美誉。

长丰县草莓的主要种植产区水湖镇及其周边辐射乡镇,在近年来形成了草莓产品收购市场、草莓品牌运营中心、草莓食品加工园、冷链仓储物流园、草莓主题民宿、草莓观光农场等多元新兴、复合链式发展的草莓产业。草莓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的长丰县水湖镇,正在打造3.96平方公里的草莓小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丰县支行扎根长丰县域,面对“三农”发展新格局,不忘初心,融入乡村振兴新时代,砥砺前行。该行以信贷产品为支撑,以金融服务为保障,切实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为长丰草莓产业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主动作为,全村授信。结合从事农业生产,草莓经济种植农户多居住在田间地头,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出于多种原因较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在持续关注农户产业发展金融需求的实际难点痛点,去年开始,邮储银行长丰县支行为落实邮储银行合肥市分行大力推进整村授信要求,以实际行动支持草莓产业发展。该行通过信用村的确立,进而对符合要求踏实从事草莓生产的农户确立为信用户,信用村建立和信用户确定,利用该行主动授信,线上申请,放款支用,大大方便普通种植散户在育苗、购置肥料、修缮大棚薄膜等周期性小额资金周转的需求。以水湖镇周边从事草莓种植的农户闫大姐办理该行的信用户贷款后,对产品赞不绝口:“以前资金周转不开了,只能厚着脸皮找亲戚朋友周转,总认为银行贷款手续太复杂了,我们农户搞不好,通过这次信用户贷款申请到发放使用,真的是太方便了,真的要感谢邮储银行对我们的帮助。可解决我们的每年种植前准备资金的大问题。”

推陈出新,实用为先。邮储银行的产业链贷款成了今年在长丰县乡镇大家议论最多的一个“明星产品”。在通过去年年底产业链贷款实际投放市场后,对产品要素客群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长丰县支行积极走访县域乡镇农办、社保所、退役军人事务局。针对乡镇多个客群,尤其是长丰县人口众多的草莓产业从业人员。该行产业链贷款无需抵押物,无需保证人,随机随还,受众广泛的产品特点吸引了很多过往由于准入门槛问题无法融资,无法贷到满意额度的草莓种植大户们,纷纷找到了融资的好产品。从事草莓种植、采摘、文旅草莓园的蒋老板,前期也是该行的老客户,但是原先的产品价格高、额度小、支用方式单一的问题也给他继续扩大生产投资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今年的产业链贷款把原先的所有问题一次性解决,实实在在的助力他的草莓园发展,现在对该行的产品创新力度和效率大加赞赏。

零售公司,双管齐下。在草莓产业链上有资金需求的不仅是农户,还有近年来围绕草莓产业链的企业和公司也是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草莓收购大户的流动资金需求,草莓加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冷库仓储物流企业的大额资金需求。针对这些需求,邮储银行长丰县支行普惠金融条线的客户经理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花了较大的精力和功夫研究长丰草莓产业的小企业客户,通过频繁的走访,与客户沟通讲解产品,帮助客户厘清县政府相关农业贷款的贴息政策。在水湖镇的利马土特产公司作为长丰水湖镇草莓等果蔬收购加工龙头企业,企业负责人庞总最近计划扩大冷库的存储规模和加工厂房,项目可研性报告做完后开始为资金犯愁起来,该行小企业客户经理的一次产品宣讲,给庞总提供了融资的途径和具体产品服务。邮储银行的客户经理和庞总充分沟通后,庞总表示有了该行的援手,自己可以把扩容增产提上日程了。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长丰县域的土特产草莓大力发展,正是乡村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的一个缩影。邮储银行长丰县支行,恰逢其时,履行大行担当,金融助力草莓产业发展,产品精准支农助农,在整个草莓产业链上发挥贡献,通过小小的贷款服务,给长丰县从事草莓产业的人民群众“贷”来“莓”好生活,“贷”动“莓”好未来。(余超)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