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感为人民做的贡献还不够大,贡献比我大的党员还有很多。”一位89岁高龄老人用颤巍巍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嘴里一直念叨着,“感谢国家和党没有忘记我”。7月6日,面对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赴黄山休宁县调研“数字连农林,山水同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走访,虽然老人的眼睛已经看不清,但旁人望去,依然是炯炯有神。
他叫程金洪,是两度入伍的退伍老兵。1956年,程金洪第一次参军,在部队4年中,当过班长,荣获三等功一次,2021年被评为“第五届休宁县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人员之一,2021年被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王颖/摄)
“我看他们为党为人民服务,我也跟上去向老一辈学习”
1951年,程金洪的亲生父亲去世后,程金洪一度生活困难,十七岁的他早早地参与村里的工作。“有些村里年纪比我大的人很勤劳,工作很辛苦,没有工资,都是义务工作,我看他们为党为人民服务,我也跟上去向老一辈学习”。
程金洪作为年轻人,做年轻人的工作,把青年人带动起来为乡里做贡献。在白际乡没有成立团支部前,他就和青年们一起,发动青年一起学习,晚上读书。“大事情一个人是做不好的,要靠大家的”,程金洪发动群众,找苗子,种杉树,养木材。
经过群众推选,18岁的程金洪当选了生产大队团支部书记,20岁时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国家实行合作化道路,白际乡店村作为示范点先开始。程金洪因为工作认真,比较活泼,讲话生动,经由乡里人推选,担任了人民公社社长一职。那时村里人总开玩笑说他是“小孩子社长”。
“我工作,不是为了个人,是为党为人民”
1956年,国家号召青年参军,22岁的程金洪毅然决然地参与了安徽省的义务兵,怀着为国家和人民的心,踏上了他的从军之路。
在部队里面,他和130多名白际老乡一同集中学习,包括卫生、礼仪和军风纪律等方面。因为在一次重要考核中取得了三次十环的好成绩,程金洪被通令嘉奖。他不仅被广播宣传,个人照片还被放在那时的电影屏幕上,由此程金洪的军服领口上加了一颗星。程金洪激动地说,“我不是一个新兵了”。(军服上戴一颗星代表新军)
在部队的第二年,在教导员的指导下,程金洪学习了一年,考核优秀,工作出色,成绩优异,最后当选为班长。“我工作,不是为了个人,是为党为人民,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程金洪工作从来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他总是会为了集体不声不响地去干,吃力的事也会抢先做。
1958年,程金洪前往浙江平湖县,担任国防工时的保管员,每天将坏灯泡、破衣服、烂雨衣等不能用的东西送到后勤部。程金洪一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部队的评比表彰工作中,荣获三等功。“这不是一下子的功夫,这个三等奖不容易,平时的立功评比,和战场上不一样,真的需要一年到头认真工作”程金洪这位高龄老人神采奕奕地讲述着自己的这段红色故事,讲到高潮时还会用手比划着。
(李梦云/摄)
“国家还需要我,我很高兴”
1962年,因国家形势需要,程金洪本着“若有战召必回”的决心,又毅然报名,退伍后再次入伍。“第二次当兵,国家还需要我,我很高兴”,程金洪笑着望着前方。
“退伍再回来就当了农民,但是我不后悔,为党和人民做贡献,这是党员的标准”,这是党员应该有的样子。入党就是为党和国家工作,学习的机会多点,为人民做事。“一辈子穷也好,富也好,主要为党和人民做点工作”,如果不当兵在海南继续做工人,程金洪的收入会远高于现在,但当时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他认为为国家做贡献不亏。
“做什么大事也没有,但是群众当中无小事”
程金洪两次退伍后,在生产大队当了5年党支部书记并负责公社“百丈冲”水电站工作,“对于在农村做的工作,大事也没有做什么,但是群众当中无小事。”
修建水电站时,程金洪强调最多的就是安全问题,在一次爆破中,他将险些被落石砸中其他乡的一位村民救下,那位村民差点下跪要感谢程金洪。在吃饭的时候,程金洪不忘做工人的思想工作,“十个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长,每个人都有优点,不要互相闹矛盾,(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除此之外,程金洪经常也给村里人上党课,“程叔的党课上讲的党员事迹都很有意思,每次听程叔的革命故事都感觉很精彩”,白际村党员汪宏俊这样说。
程金洪如今年事已高,罹患高血压等疾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至今享受着“351”、“180”等扶贫政策和退伍军人财政补贴及农村养老金等待遇,“党对我关心很大,感谢党,感谢国家”程金洪对国家和党表示感激之情。
(王颖/摄)
89岁的他,每天都会看《新闻联播》,向周边人询问白际现在的发展。程金洪深知白际作为农村与其他城市具有差距,但对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充满希望,“白际现在的发展情况(很好),我为这个地方感到骄傲”,程金洪眼里透露出几分坚定和深邃。
(李梦云)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