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开发区 > 正文

【乡村振兴看安徽】肥东护城社区:天蓝水碧产业旺

2022-06-15 16:25:5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护城社区,坐落于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古为驿站,梁园北大门,平静朴实中,流露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在护城,无论是忽逢格桑花,夹岸数里路,还是泥坑钻红虾,水田飞白鹭;无论是工厂生产忙,棚里蔬菜香,还是紫薇花树下,流连情意长,在驻村工作队的辛勤装扮下,护城愈发楚楚动人,活力新发。时光未央,护城未来可期。

服务乡村振兴,增加村集体收入

寻一周末,呼朋唤友,车行护城。行至水边,忽逢格桑花,夹岸数里路。花前有树,树下有车,车周一片青青草。夕阳下,转身望去,树枝婆娑,小车清丽,不远处轨道火车,惹人前往。此处,可缓缓行矣,潇然于草木湖水之间。

“这是我们护城正在开发的田园综合体,虽然因疫情暂未开放,但是周边游客早已慕名而来。”吴寿刚说。

吴寿刚是护城社区第一书记,2021年6月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吴寿刚牢记驻村工作要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驻村工作计划和社区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社区资源禀赋,发展乡村振兴新业态。

2019年底,梁园镇东武社区的袁长权,考察多处,因护城环境好,近水库,便和村里签订了20年土地流转协议,用于虾稻共养、苗木花卉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据袁长权之子袁鹏程介绍,田园综合体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康养市场为驱动,将生产、生活、生态同步,集农业、文旅、康养一体。有特色树屋民宿、星空泡泡屋、火车民宿、亲子田园生活体验区和萌宠乐园等。

田园综合体一瞥

为更好地促进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吴寿刚经常和袁长权以及袁鹏程沟通交流。“田园综合体会有大量用工,能带动村里的人就业,本身土地流转村民就有租金,这样带动整个村里年人均增收不少。”吴寿刚说。“走访企业,每个企业目前经营发展的怎么样,有什么困难,都要掌握。优化营商环境,帮他们寻求政策支持,对接技术部门,协调和村里的矛盾,市场推广,产品宣传等,这是我每天要做的事。因为企业发展壮大,社区也会获利,无论从集体经济来讲,还是从群众个人来说,都有好处。”

不仅有田园综合体,依托社区一座废弃小学上,吸引返乡创业企业家投资建成了一个一万平方米的纺织厂房,目前已投产运营,第一批招收50人左右就业,解决了群众就近务工问题。“我们争取了县乡村振兴局35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恒亚纺织,这又能给社区增加一笔稳定的收入。”

位于社区内的纺织企业——恒亚纺织

建强社区党组织,带动更多的能人乡贤回乡创业,增加社区收入,这正是吴寿刚在做的事。

落实产业规划 把利益输送给百姓

在护城社区隆平大学合肥实训基地的一块稻田里,泥坑钻红虾,水田飞白鹭。走在田埂上,可闻到田野的芬芳,看到丰收的喜悦,一种明媚的惬意环绕。目之所及,野田之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鹭不惊,心飞扬,意难终。

这是稻虾共养的一个场景。

稻虾共养基地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护城社区初步形成了“1+2+1”产业发展思路,即以稻虾共养、大棚蔬菜和苗木花卉为主导的三大产业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该社区现有蔬菜大棚337亩,2021年产值达800万元。稻虾共养产业方面,隆平高科袁小庄稻虾共养示范基地、隆平大学合肥实训基地均已落户,2021年产值达650万元。苗木花卉产业方面,采取“旅游观光+成品出售”的模式运作,以产业促进乡村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目前袁小庄田园综合体项目具备开园条件、省级研学示范基地项目正在紧张实施中。“未来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吴寿刚说,护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围绕“1+2+1”产业发展思路来做文章。

目前,护城基础产业已经形成,下一步是如何做优提高效益,“最终要给群众获取更大的利益。因为村里发展得再好,老百姓得不到利益,没用。所以,先把产业打造好了,把利益输送给群众,带动群众,这样整个村子就发展起来。”吴寿刚说。

巩固脱贫成果,让群众生活更好

护城社区3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157户4071人,常年在家的不到一千人。农村出身的吴寿刚,吃住在村,驻村快一年时间了,已经和群众打成一片。在关注企业的同时,走访36户脱贫户和2户边缘户,动态监测他们的家庭情况,防止他们返贫和致贫,已经是他驻村工作的一部分。

走访脱贫户

脱贫户陈家令,2021年菜籽丰收,他想炸成油卖,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收入,剩下的菜籽饼还可用作肥料,一举两得。可是,销路难住了他。吴寿刚了解到这个情况,便拍了图片,发在朋友圈,并在单位的群里进行推广。陈家令对这位年轻人印象很深,“他经常到我家来,问这问那,问的最多的是生活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他人很好,干事很负责。”

脱贫户袁良君,老伴有重度残疾,儿子外出务工,孙女上初一。老袁为了照顾老板和孙女,不能出门务工,吴寿刚主动为他联系了特色种养。产出的土鸡和土鸡蛋吴寿刚自己主动购买,向亲戚朋友推销。同时,给袁良君安排了“秸秆禁烧巡查员”的公益性岗位,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不仅帮卖菜籽油、土鸡,吴寿刚化身为新媒体推销员,在抖音和朋友圈内帮助大户推销黄桃、小龙虾、稻虾米。“以前没有视频号,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我就注册了视频号,也在这方面摸索摸索。”吴寿刚说,目前他正在慢慢尝试各种推广技能。

不但要带动村民致富,改善基础设施,还要化解村里的一些矛盾,“我处理了一些基层矛盾,还有一些矛盾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面对一些信访事项,有时也有一时解决不了的,但是一想到,信访事项是送上门的为群众服务,就更要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问题。”吴寿刚说。

发掘人文资源,打造村史乡贤馆

护城,是省级森林村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其历史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护城,古为驿站,南北朝时设梁园为慎城县,此地为梁园北大门,故名护城。明清时,护城为南北交通走廊,因地位重要,为传达公文、书信,清朝设护城驿站,建公馆。千年以来,护城的名称始终没有变化,沿用至今。

护城历史悠久,有很多文人诗词、名人事迹、遗迹和故事传说。林则徐南下广州禁烟下榻护城驿站,李鸿章之弟李凤章在护城建有享堂,北头庙、南头寺、古祠堂等遗迹至今可访其踪。太平天国与护城、红枪会的斗争等民间传说,体现了老百姓不甘欺凌的反抗精神。

说起这些历史,吴寿刚信手拈来。他介绍,下一步将围绕护城社区历史文化,建立研学基地,打造村史乡贤馆,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环境,积极打造乡村振兴新业态。

不知不觉,吴寿刚驻村工作已近一年。那个白净书生,已是带着草帽,穿梭于农家田间的黝黑小伙了。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