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A股市场全线走低,三大股指跌超5%,沪指失守3000点大关,刷新2020年7月以来新低,超4500股飘绿。
截至收盘,沪指跌5.13%,报2928.51点;深证成指跌6.08%,报10379.28点。创业板指跌5.56%,报2169.00点。互联网电商、MicroLED概念、云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
除A股市场外,日本股市、韩国股市、中国香港股市等亦纷纷走弱。日经225指数收跌1.9%,报26590.78点;截至发稿,韩国综合指数跌超1%;港股恒生指数跌4%。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近期市场持续下跌,内外部利空因素都有。从外部因素来看,美联储加息的步伐加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5月份可能会直接加息50个基点,并且宣布缩表,主要是为了应对高增长。由于中美货币政策目标不同,美国主要是抗通胀,而我国主要是为了稳增长。近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出现了大幅贬值,贬值节奏较快。国内方面,多个城市暴发疫情,并且上海现在还没有出现拐点,也引发很多投资者的担忧。
中信建投陈果团队发布研报认为,站在中期视角,A股正在构筑U型底部区域。该团队指出,一方面,政策底、信用底或已大致确认,后续盈利底也将在中期逐步完成;另一方面,市场的估值、情绪指标也已经进入了市场的底部区域,后续虽然仍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但就赔率而言空间已经相对有限,后续市场大概率继续磨底。
中金策略研报认为,A股目前在政策、估值、资金、行为信号方面已经部分显现底部特征,基本面信号结合当前的增长环境,可能尚需时间等待更为明确的拐点出现,我们依然维持目前市场处于“磨底”期的判断,虽然短线市场可能仍有反复,但中长期来看机会逐步大于风险,对于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
首创证券认为,近期经济预期转弱,稳增长政策力度不足,叠加外围不确定性增强,市场信心受到了明显打击,股债汇三杀,股市各风格指数均继续大幅走弱。短期来看,地缘政治、国内疫情的走势、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以及美债上行的幅度都有一定的变数,建议跟踪观望,灵活应对。低估值依然相对占优,但结构性分化或许进入中后期。
爱建证券认为,疫情仍在控制过程中,美国紧缩预期进程加快,人民币汇率短期下跌,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市场心态谨慎,再度回到低点。不过我们依然认为此区域不宜过分悲观,管理层的呵护意图明显,政策底毋庸置疑,只是情绪短期释放压力较大,同时经济增速也未超预期恶化,因此对于经济底也不用过分忧虑。只是市场的修复仍需时间。市场目前估值水平较低安全边际较好,存量资金博弈特征不改,依然是把握结构性的交易机会,主要机会在于前期过度悲观预期后的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