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跌,其中沪指下跌0.98%,收报3428.88点;深证成指下跌0.77%,收报13123.21点;创业板指下跌0.52%,收报2732.01点。市场成交额达到8624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保险、证券、银行、房地产行业领跌,新冠药物概念股逆市大涨。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认为,蓝筹是贯穿全年的风格主线,春节后以上证指数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行情已启动,当前市场关注的有四大焦点问题。焦点一,稳增长主线的持续性如何?稳增长政策基建先行,地产后至,多项政策产生合力后,国内GDP三季度同比将恢复至5.5%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这将支撑稳增长主线的季度级别行情。焦点二,成长赛道何时迎来系统性修复?当前市场风格正处于由成长向价值的转换的过程中,并将持续至少一个季度;二季度成长赛道在三大条件齐备后,有望迎来系统性修复。焦点三,全球货币收紧对A股影响如何?上半年中美货币政策的阶段性错位下,外围货币收紧对A股影响主要在情绪层面,实际影响有限。焦点四,当前时点如何把握市场机会?建议全年坚守蓝筹风格,当前则紧扣稳增长政策催化的价值蓝筹主线,继续坚定围绕“两个低位”积极布局。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当前稳增长下基建力度或者说地方债问题,以及地产的复苏情况,作为未来宽信用斜率的核心主导,将成为市场风险偏好的两个重要锚。目前1月社融数据尽管结构性问题仍存,但总量超预期已现积极信号,宽信用正在路上。往后看,随着3月全国两会的临近,稳增长政策将加速推进与发力,基建与地产预期均将逐步上修。综合来看,不必对市场短期的弱势整理悲观,3月随着积极因素的上修市场将逐步回温,开年积极加仓。当前在投资者面前重新出现了两条路,一方面赛道型公司在经历了持续调整后性价比逐步抬升,另一方面稳增长预期升温下,消费与基建等低估值方向的配置价值抬升。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成长股调整幅度可能已较大,但短期正面催化剂缺乏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调整可能需要时间,中国稳增长还在继续发力,市场关注点可能会继续在“稳增长”相关领域;另外,海外市场也在反应全球货币收紧的影响,制约全球高估值成长板块表现。要等中国增长预期逐步稳定,海外市场对货币收紧的反应到一定程度,市场风格可能会逐步具备回到成长风格的条件,初步预计时间点可能在二季度初左右,后续仍需根据实际进展持续更新。综合来看,对中国市场无需过度悲观,历史上在市场相对低位、预期偏低的背景下出现超预期的信贷和社融增量,从两到三个月的周期对市场影响偏积极,如果这些指标具有一定持续性的情况下将更加明显,前瞻指标改善有利于增长预期的改善。风格方面,“稳增长”仍是未来的阶段主线,成长风格大幅杀跌空间可能相对有限,但可能还不着急抄底。
华西证券表示,目前处于反复磨底期,中长期看处于战略布局阶段。当前的A股仍处于震荡、反复磨底期。此次A股高估值景气赛道的调整,是前期普涨后的一场“倒春寒”,诸多制约A股市场走强的因素需要逐步消化。稍长一些时段来看,A股处于战略布局阶段。其一,市场情绪经过将近两个月的释放,以及短期的暴力宣泄,风险已经得到较充分释放;其二,中国经济长期稳健向好趋势不变,当前正处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期,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逐步加力;其三,从上市公司年报预告看,A股企业盈利不乏结构性亮点。配置上,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政策“稳增长”配置品种,如“银行、地产、建材建筑”等;二是受益提价(涨价)预期的,“食品饮料、养殖、农产品”等。主题方面,关注“新能源(车)、数字经济、种业”等。
国盛证券认为,2022年以来财政前置、基建发力的落地效果已有显现,1月20省市重大项目开工投资同比增68%,且地产监管政策也进一步松动,信用派生的淤堵正逐步打通,总量意义上的宽信用得到确认后,一季度货币与信用环境将持续向好。而伴随成长股估值消化、信用条件改善以及宏观流动性向资本市场传导,短期市场有望迎来共振式反弹。中期视角下,需要提示的一点是,在公募+私募入场放缓、增量市环境扭转的背景下,不宜再用过去2-3年的经验理解未来的市场,建议加大对于低仓位和相对低估值板块的挖掘,中期价值崛起仍在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