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在2003年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历史悠久,最早的系始建于1912年,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下设15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5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5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人,还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授衔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近50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事业生命线,弘扬“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遵循“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校训,形成了严谨治学、严格管理的校风。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了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等多种学习方式,推行“分层次、个性化、厚基础、重实践、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和知识、能力、创新相统一入手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努力培养话应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01奋进的天工--性质定位
★办学性质: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理念:教研相长、学能并进
★发展思路:工科做强、理科做优、文科做精、医科做好
★校训:严谨、严格、求实、求是
★办学方向和定位:天津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胸怀经纬、求真务实、品高学优、工勤业精,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
02奋进天工——一流的本科教育
1.成立天工创新学院
(1)选考物理或化学的考生
(2)依据我校在各省录取新生总分排名的前10%划定初选资格线,经过笔试面试选拔60人。
导师引领、个性化修读、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可以修读辅修专业、微专业可以参与本硕博贯通培养
推免保研名额覆盖全班不少于80%的学生可以获得“天工创新班”专项奖学金
分层次个性化
2.新工科建设在行动
新工科实验班名称 |
所属专业 |
---|---|
“纺织智能制造”新工科实验班 |
纺织工程 |
“智能制造”新工科实验班 |
机械工程、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 |
人工智能 |
.“网络空间安全”新工科专业 |
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新工 科专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
3.人才培养计划
国际交流
a中外合作专业:
通信工程(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
b各学院与国外院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交换项目。
学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瑞士、芬兰、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的共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地区留学生来校深造。
5 .国家级实验室,研究中心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年来,学校承相和完成了国防高科技,国家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火炬计划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百亿工程和社会科学等科研项目近千项,并取得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及国际、国内发明专利等400余项,学校客年来到位科技经费均保持在1亿元以上。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纺织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特种功能纤维材料、纺织油剂助剂、半导体照明与材料,机电设备集成制造等研究为特色的科研优势,学校的纺织复合材料科技成果被成功运用在我国“嫦娥奔月工程上,复合材料、膜技术、半导体照明材料与技术、天津市大学软件人才基地及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集成应用及装备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天津市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学校在滨海新区的百万平方米中空纤维膜产业化示范项目,已成为国家最大的中空纤维膜生产基地。在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科技的同时,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十一五”以来,学校膜天膜公司被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创建了“教育部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工程中心”、“天津市纺织纤维界处理技术工程中心”和“天津工大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中心",以天津工大为主倡导成立了“天津市LED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并建立了近百个校地、校企合作研发机构。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积极推动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达到一流水平,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努力建设具有产学研结合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事业中迈出更大的步伐。
本科生参与科研竞赛
1.硬件支持:本科生经申请后可进入本学院实验室;
2.师资支持:部分学院积极实行“导师制”,本科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3.项目支持:
校级项目: “启智夏令营”、科技创新俱乐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师生合作项目、本科生科研项目招募计划、校“四杯竞赛”;
就业情况
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学校就业平台全年推送就业信息近8000条,举办452场企业宣讲会,20场中大型双选会,提供岗位数5万多个。2021年学校就业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超11000家。
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着,入职民营企业的毕业生人数最多,占就业人数的46.98%,国有企业就业占比12.75%,三资企业北业占比5.63%,机关及事业单位就业占比4.81%; 从此业行业来看,毕业生入职制造业909人,占比17.96%,入职信息传输。款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86人,占比15.53%,入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27人,占比6.46%,分别位刊毕业生入职单位行业排思的前三位。
升学发展
2021届毕业生整体升学率超过20%,大部分为国内双一流建设院校。其中,2021届毕业生中保研265人,较20届增加了35人。
国内升学院校主要是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中科大、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大学等;
境外升学院校主要是伍伦贡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受彻斯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
招生政策
1.2021在皖录取情况:2021年在皖招生共计269名,涌盖我校大部分招生专业。
○国家专项(一批):普通类专业,共计招生12名;
○本科一批:文科18人
理科188人(含中外合作专业40名)
○艺术类:
艺术一批:表演专业不做分省计划:
设计学类专业,共计招生30名;
艺术二批:动画专业,共计招生10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共计招生10名。
2.普通类录取原则
>专业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专业志愿不设分数极差:
>普通文理类专业在投档和安排专业时均认可教育部和各省考试院认定的政
策加分;
>平行志愿情况下,除招生意程规定个别高收费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外,如果专业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受限,学校提档后不予退档;
转专业措施:
a大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相应学期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第一学期必修课第一次考试成绩(不计算补考成绩)平均学分绩达到75分以上,且在本专业排名前30%,通过接收学院考核,获得转专业资格;
b一年级第一学期末,必修课成绩平均学分绩在本专业排名前50%的学生,在某一学科方面有特长,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经专家组鉴定后,确认其确有特长;
c艺术类专业(不同录取方式间)、软件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专业、以及其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允许互转的专业等本科生不能申请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