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胡君 程跃云记者曹开发)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要求,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借鉴其他先进省市经验,结合宣城的特色优势,宣城市政府牵头起草了《中共宣城市委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迈开“三大步”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经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已于3月23日印发。
出台《意见》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夯实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实行“一把手”工程、做优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上迈开“三大步”,积极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提高投资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对宣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该《意见》明确了宣城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三大主要措施。
1.夯实政务服务“最先一公里”,促进为企服务“先行一步”。发挥与市场主体接触最多的政府部门——政务服务中心的能动作用,通过树立服务理念,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从以政府供给为主向以群众需求为主转变;搭建办事平台,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从线下办理向线上办理转变;构建办事场景,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从办一件事向办一类事转变;创新办事模式,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从“一问一答”模式向格式化、清单化、智能化转变,努力将政务服务向前延伸,让企业、市场主体有感。2022年市本级推出5个应用场景,每个县市区推出10个应用场景。
2.实行“一把手”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提速一步”。一是市营商环境一级指标牵头单位(指标长单位)开展局长(指标长)“领办”,带“一把”,通过正向公布营商环境承诺指标清单,着力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各级指标。局长(指标长)每年带头服务企业、市场主体办理事项走流程不少于2次。二是企业、市场主体办事“找茬”,促“一把”,针对18个营商环境一级指标反向例证在办事环节、材料、时间、成本、效率方面不能与沪苏浙等高对接的实例,督促各指标长单位和细分指标责任单位立行立改。三是组织“护航”,担“一把”,明确凡是指标长单位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指标,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降成本、提效率方面开展工作试点、创新,因无先例遵循或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旗帜鲜明予以容错纠错;凡是省内无规定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主动对照沪苏浙等先进地区做法开展的工作探索和尝试,出现失误或造成影响和损失的,旗帜鲜明予以容错纠错;凡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未达到预期效果或是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的,旗帜鲜明予以容错纠错;凡是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中,因着眼于提高效率,方便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并联审批或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的,旗帜鲜明予以容错纠错;凡是党员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受到诬告陷害、错告误告且造成不良影响的,旗帜鲜明予以澄清正名。积极树立干事创业导向,为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领导干部担当、负责。
3.做优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解决企业诉求“快人一步”。一是“一口”受理企业反映问题,链接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与市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实行办理问题闭环管理。二是“一路”跟办,在问题交办、分级办理、回复周期和办结时限等方面予以明确,政策解答类问题不超过7日,问题处理类不超过15日,难度较大事项原则不超过30日。问题事项办理无特殊情况延期申请不得超过2次。原则上所有问题3个月内办结。三是“一体”督办,在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反映的问题,一般事项超过2个月未办结、难度较大事项超过3个月未办结且无正当理由的,市“四送一服”办联合市纪委监委,着力推动企业、市场主体反映问题提速提质提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