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宣城 > 正文

【基层话民生】党的民生工程暖人心

2022-04-07 14:54:2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曹开发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曹钰莹记者曹开发)我是宣城市泾县昌桥村后角组的村民,我叫宛明扣,今年72岁,我的妻子叫沈小娣,身患残疾,说话有障碍,我有两个花一样的女儿,但都已经嫁人,不在我跟我老伴身边,一直以来一家人的生活重担积压在我的心头,家里的困难条件,政府和村里也看在眼里,村里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来到我家,在充分了解我家的条件和情况后帮我们申报了残疾补助,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压力,同时也感受到政府和村里对我们的关怀和温暖。幸好民生工程的阳光洒向了我,我文化水平低,以前不懂民生工程的意义,直到村里面的干部将民生工程一封信发到了我手中,我仔细地阅读研究,再结合平时村里面对我们家的所做的点点滴滴,我终于明白了民生工程的意义,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温暖照亮了我们家。

当我沉浸在对享受补助的喜悦中时,村里的工作人员又一次上门告诉我,现在的民生工程是多样性的,政府现在给予残疾人的救助和补贴也是多样性的。根据我们家的实际情况,村里的工作人员又帮助我们申请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政策,每年我们两个人可以领到1920元的补助。每逢佳节,村工作人员都会来到我家慰问,嘱咐我要按时带妻子去治疗,有什么困难和他们说,他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我们,并且给我们送上粮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在村里的多次走防下,向我宣传危房改造的政策,告知我们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再加上风雨侵蚀,现在已经摇摇欲坠,变成了危房,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居住,帮我们夫妻俩申请了危房改造,后来我们住上了村里给我们翻新的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并且我也在乡政府的帮助下被聘为了一名昌桥村的生态护林员。在现在的工作中,我一直怀揣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我既然选择了生态护林员这个岗位,就要把这个岗位的工作干好。我知道,没有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还有那么多好的扶贫政策,我这苦难家庭永远在贫困中挣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一系列的民生工程惠民政策,让我们这个家庭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从心里感谢民生工程,它犹如春风般温暖着我,更如阳光般照耀着我,带给我希望,有了民生工程和政府作为我们的后盾,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的,现在的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