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曹开发)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宣城市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圆满完成年度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8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0亿元,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890.7亿元,增长11.1%,两年平均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771.2亿元,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0%。
其中,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农产品保供基础扎实。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9亿元,比上年增长8.8%。粮食播种面积330.0万亩,比上年增加2.9万亩;粮食产量128.7万吨,比上年增加2.0万吨。全年蔬菜产量57.5万吨,增长4.9%;油料产量6.7万吨,增长6.3%;茶叶产量3.7万吨,增长6.9%。全年肉类总产量31.5万吨,增长14.6%。其中,猪肉产量7.0万吨,增长31.3%;禽肉产量24.1万吨,增长10.6%。全年生猪出栏87.2万头,增长33.5%。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新兴产业增势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0%,比全省高6.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两年平均增长1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7.0%,股份制企业增长1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2.4%,制造业增长1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2%。分行业看,35个行业中有26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增加值占比前十的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5%,汽车制造业增长1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7.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4%,两年平均增长15.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6.1%,居全省第3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5.6%,两年平均增长23.9%;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48.1%,居全省第4位。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24.4亿元,同比增长26.0%。利润总额133.6亿元,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11.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高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
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全市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就业民生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同时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总定位,坚定不移学“两湖”、提标杆,强信心、促跨越。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聚力“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