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在市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指导下,人民银行宣城市中心支行作为金融监管工作的牵头单位,在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以工作推进有序、联防联控有力、风险防控有效、宣传开展有方为目标,以“五聚焦,五强化”为抓手,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持续深化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聚焦统筹协调强化联防联控
完善金融监管工作机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交流工作进展,凝聚思想共识,着力构建任务统一部署、资源统筹调配、工作一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及时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全市银行机构建立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工作专班。配合公安机关落实涉案账户查询、冻结、反馈快速联动机制,完善联合处置机制,协助公安机关对参赌人员开展分类分级金融管控,化被动防控为主动打击。2021年部署全市银行机构对1800余名参赌人员采取金融管控措施,完善涉赌案件协办与线索移交机制,做到线索排查全覆盖,2021年以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异常线索858条。
聚焦数据共享强化部门协作
加强同宣城市打击治理跨境赌博金融监管工作组成员单位的信息交流,联合开展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风险排查与整治工作,积极配合成员单位可疑线索协查请求,及时开展核实与处置,将可疑客户移送至公安部门。开展对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账户行为的联合惩戒,严格实施“5年内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的惩戒措施。
聚焦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管控
督促全市银行机构建立涉赌涉诈“资金链”治理专项工作机制,划定高压红线,积极引导银行机构签订行业自律公约。组织全市银行机构开展跨境赌博可疑账户监测排查,截至2021年末,共排查单位账户54846户,个人账户3564318户,特约商户35484户;全市14家法人银行均于2021年底完成“一人多卡”、长期不动户行业风险整治,累计清理排查“一人多户”账户79712户,个人长期不动户766134户。保持监管高压态势,针对全市24家银行机构429个网点落实账户风险防控工作情况开展暗访督查,严格落实“谁的客户(商户)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支付受理终端、二维码等业务管理,对涉案风险高发的银行网点采取约谈、通报等措施,督促银行机构建立以账户质量和风险防控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对账户风险防范不力的网点及工作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聚焦技术防治强化治理能力
坚持关口前移,紧盯开户环节风险防范,切实加强开户审核力度,全市银行机构推广使用安徽省涉案可疑账户“灰名单”筛查工具,为网点工作人员核定客户风险等级提供参考,有效加强开户环节风险防控。坚持科技赋能,督促指导银行机构完善账户风险监测模型,将涉赌涉诈账户特征纳入风险监测模型当中,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及时、准确地识别、阻断可疑账户交易。推动生物人脸识别技术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非柜面渠道登陆、取现以及转账等高风险环节的应用,有效阻断犯罪分子利用他人账户转移涉赌涉诈资金。
聚焦氛围营造,强化宣传教育
致力于提升金融业风险识别预警能力,通过下发风险提示、编发典型案例、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对各银行网点一线员工的风险教育。组织全市银行机构开展反诈拒赌专题培训670余次,网点一线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鼓励全市银行机构制作防赌反诈主题短视频,在各流量媒体平台投放,视频浏览量达2.1万人次。以宣传入心入脑为宗旨,多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宣传月、主题宣传周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与内容。2021年以来全市各银行机构共开展户外宣传823次,发放宣传折页88000余份,制作海报、展板790余份。针对老年人、农村居民等群体,开展“长春花”适老化支付服务和防赌反诈知识进村入户,普及防赌反诈常识,切实提高社会公众金融安全知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