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宿州 > 正文

灵璧:“酵母效用”走出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2022-04-14 20:02:28 来源:   编辑:志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 、掌中安徽讯( 岳帅帅 邓朋)“大棚双孢菇一年可以种5茬,现在正是出菇的时候,这茬菇个头适中且均匀、品质好,又是一个丰收季。”双亚合作社负责人韩双高兴地说。

在宿州灵璧县杨疃镇双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蘑菇棚里,一层层育有食用菌种的棚架上,一朵朵双孢菇像撑开的小伞争着长大,长势十分喜人。菇农们有的采菇、有的筛选、有的装箱,一派繁忙的景象。

灵璧县作为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农作物秸秆量达150余万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为食用菌种植以及黄牛养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通过政策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创建规模化、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加工示范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注册商标和创建特色名牌产品,加强灵璧食用菌特色品牌示范带动效应,打响了品牌效应。

打造“三物循环”模式。灵璧县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安徽省畜牧十强县,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150万吨、畜禽粪污120万吨。全县立足自身优势,以食用菌为枢纽,打造植物、动物和菌物“三物循环”发展新模式。该县在杨疃、韦集、向阳、朱集等乡镇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基地35个。

构建“科技赋能”模式。常规大棚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出菇,而现代化空调大棚不受季节影响常年出菇。灵璧县通过科技赋能,逐步更新常规大棚,根据市场需求实现错峰出菇,以生产双胞菇、平菇等大宗食用菌为主,同时生成羊肚菌、黑皮鸡枞菌等特色珍稀食用菌。常规大棚种植面积60余万平方米,现代化空调大棚种植面积40余万平方米。

探索“协会引领”模式。该县引导农丰、蕈苑等食用菌龙头企业牵头,组织食用菌行业50余家经营主体成立灵璧县食用菌产业协会,以协会为平台,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市场销售等服务与合作。

近年来,灵璧县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地理位置优越等有利条件,重点发展双孢菇、香菇、平菇、金针菇、大球盖菇、羊肚菌等,完善菌种生产、菌棒(包)加工等基础配套,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撑起群众“致富伞”,赋能乡村振兴。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