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一碰手表,加个好友吧!”如今,这句话成了不少儿童社交时打招呼的见面语。经过多年的迭代升级,儿童智能手表样式新颖而时尚,硬件配置和功能越来越强大。儿童智能手表早已不像传统的手表,而更像是一部戴在手腕上的,集定位、通话、社交、娱乐、学习、购物、拍照搜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智能手机”。
随着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像智能手机,其市场乱象频发。一些儿童手表里可以下载的应用程序多达上百款,其中不乏游戏类APP。下载这些各式各样的APP,很容易导致孩子沉迷其中,既耽误学习,也影响视力。其中,一些APP一旦绑定手机号,就同步开通了免密支付。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可以随意进行消费,包括购物、开通平台VIP服务、购买游戏皮肤等,极大地影响了家庭的资金安全。一些恶意程序,甚至可以进行远程控制,采集位置信息、监听通话记录、偷窥视频等操作易如反掌。此外,许多儿童智能手表对APP缺乏监管和筛选,用户可以轻易搜到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部分平台还存在诱导消费、推送广告等问题,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儿童智能手表之所以能够应运而生、大行其道,大概在于两点原因,一是能计时,还能打电话、定位,满足了儿童掌握计时的要求,更能方便和家长的联系;另一个原因,是可以绕开“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如此两相结合,儿童手表不仅备受中小学生的推崇,也更容易得到家长的支持。
儿童智能手表的发展亟需规范。从定位性能、通话、电磁辐射等关键质量安全和性能指标都需明确,尤其需要明确的是,儿童智能手表可以具备哪些功能,不应具备哪些功能,从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清朗的成长环境。否则,儿童智能手表走向的只能是毁灭。关育兵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