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星评论 > 正文

保健品“骗老”,需反思亲情陪伴缺失

2022-08-17 09:12:2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杨蕊   

购买老年 “特效药”免费赠送细胞再生仪;“万能”精油可缓解高血压、癌症;网上免费兑奖还能领药治病……神乎其神的药效,看似划算的价格,正中许多有需求的老年人下怀。据统计,夏季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上海警方已累计破获养老诈骗案件80余起,追赃挽损5000余万元。

不可否认,一些老人痴迷于保健品,并为此一掷万金,真正的幕后推手是利欲熏心的商家。然而,除了不法商家采取诈骗手段“围猎”老人外,老人频频上当受骗,与其精神空虚和亲情缺失有关。上海警方破获的80起养老诈骗案件,均有一个共同点:由于子女很少回家,寂寞又有钱的老人,不得不用买保健品方式与人交流。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年龄、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出门少,接触人也不多,不少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一部分老人将精神寄托于保健品,与其说是花钱“买健康”,不如说是“买陪伴”。

面对保健品“骗老”,首先,当反思老年人权益保护。一些不良商家宣称保健品是“健康必需品”,并向老人过度推销保健品、养生术,这是违法行为。对此,有关部门应高度警惕,并进行严厉打击。当然,保护老年人权益,仅仅靠制度和法律约束远远不够,关键是要树立全民敬老意识,倡导人们恪守社会公德,尊重和善待老年人。

防止保健品“骗老”,更需反思亲情和陪伴的缺失。亲情、孝心和陪伴,才是老人最需要的“保健品”。我们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老人的“精神赡养”。多陪老人聊聊天,出门转转,让老人心情舒畅,排解孤独寂寞。所以,除了在全社会要营造一种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之外,儿女们更要常回家看看,因为这才是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们最想要的。汪昌莲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