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有调查显示,如今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近日,记者尝试在多个社交、短视频APP上搜索发现,“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变瘦”等,都是近一个月的热门话题。
通过整容让人外在条件变得更美更好当然是件好事,但是盲目、过度地整容,却可能物极必反,尤其是当“整容热”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容貌焦虑”,乃至蔓延到未成年人身上时,就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未成年人整容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首先,未成年人没有工作和收入,整容费用需要父母来承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其次,未成年人还在长身体阶段,整容整形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安全隐患也更多。
未成年人对整容趋之若鹜,背后的原因则是“容貌焦虑”在全社会的蔓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远离“容貌焦虑”。
营造“容貌焦虑”气氛,诱导更多人走进整容整形机构,正是一些整形美容机构的惯用伎俩。他们以“用半年工资改变自己,漂亮了每一分钟都是运气”等推文,在年轻人中实现“整形种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11月曾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等广告乱象背后的九类情形。但仍有一些医美机构在打擦边球,以“面部美学”的名义讨论美,看起来是在做科普,实则制造“容貌焦虑”并借机牟利。
所以除了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法,遏制医美机构营造“容貌焦虑”之外,关键还是需要从学校和父母的角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容貌观”,自觉抵制“容貌焦虑”。
苑广阔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