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一块不朽的石头

2022-06-22 10:22:4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说实话,来井冈山大井参观,这块石头原本是不吸引我的,不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嘛。当友人指指我身旁立着的牌子,我一瞧,顿时肃然起敬!原来,静静地伫立在大井的这块石头,竟是一块不朽的石头,一块曾让伟人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经常坐在上面看书读报、批阅文件、分析形势、指点江山,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读书石”的石头!

1927年10月24日,是一个让井冈山人民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毛泽东同志带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来到大井,住进了客家的白房。从此,大井,一个原本没人关注的偏僻小山村及其被红军喻为“金銮殿”的白房,永远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

这块石头就坐落毛泽东同志和红军战士驻扎的白房前。当年毛泽东同志与红军战士驻扎井冈山,引起国民党的极度恐慌,不断前来“围剿”。大井,这个小小的山村,先后遭受九次兵燹之灾。如今大井毛泽东同志的旧居,是1961年当地老百姓在原址上按照原貌重新修建的。当时仅存的半堵残墙,也被老百姓设法保护了下来,镶砌在新墙之中。我从残墙上的累累弹孔,仿佛看到敌人丧心病狂、屠杀红军官兵和井冈山老百姓的滔天罪行!

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结果是,井冈山虽然“石头过了刀,茅草过了火”,四万八千多名红军指战员和老百姓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冰雪封道,总会融化;风雪漫天,总有止息。如今的井冈山,映入我的眼帘的,是草长莺飞,郁郁葱葱;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映山红》等红歌时刻在井冈山各处回响;井冈山的石头,包括大井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石”,依然存在着。

我坐在“读书石”上,试图切身感受一番中国革命的不易。

我面前的这块“读书石”,似一位不会说话但有灵性的的老人,亲眼见证了一切。尽管这块石头不说话,但它是不朽的,因为它是为中国革命做过贡献的,并代表着胸怀理想、信念坚定的井冈山精神,理所当然赢得我对它的敬重。

刘学升

上一篇:十年成长 一路蜕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