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沸腾十五年

2022-06-09 10:05:1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当拿到油墨飘香的《市场星报》,我就由衷地感到兴奋。因为她是我走向成长的开端,她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她更是我由一名青涩大学生成长为专职新闻记者的“沃土”。15年前,我还是刚出校园的音乐专业学生。2007年,我成功进入当时的安徽市场报社,并成为一名负责文娱新闻的专职记者,这似乎有点“对口”。

我见过凌晨五点的太阳,也见过深夜一点的月亮。能出得了差、吃得了苦,每天辗转三四场发布会,是那时候常有的工作写照。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是文化娱乐产业和氛围较好的城市。从大小不一的电影节探班采访,再到专题片、纪录片等的发布会,每次出差前往总要待个两三天。有时候上午10点还在浦东的写字楼里参加发布会,下午2点就出现在嘉善的“录制现场”,晚上10点从虹桥站赶着最后一班高铁抵达合肥。“乐此不疲”是彼时最好的心态描述:一方面辗转不觉得累,每天见到很多新人、采访学习到很多新知识点,很充实;另一方面报社平台所提供的有力支持,让我可以放心地投入到外出采访,部门同事的给力协助,让我没有后顾之忧。

就这样,在参加工作的首个“五年”,成龙、刘德华、蒋雯丽等一干艺人,余秋雨、濮存昕等文化名家都手持过《市场星报》品牌的话筒接受专访,《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节目的舞台上,多次听到主持人口播“感谢市场星报……等媒体的大力支持”。2012年是《沸腾新十年》作者林军认为的“移动互联网开始起浪的一年”。这一年,朋友圈的推出让人人网就此走上下行通道;公众号的推出则让新浪微博的“大V”生态被“釜底抽薪”。这一年,也是自我感觉大多数报社喊出“转型”“+互联网”的一年。这一年,我个人也开始逐步拥抱互联网,学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用来强化新闻采写和“硬转型”。

承接政务类或行业协会新媒体工作,是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增收的一个探索。叠加全国上下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房地产行业面临挤泡沫,影视娱乐行业在进一步收紧开支的大背景下,服务好本地政务类客户,一同拥抱互联网,自然成了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纸质媒体的势能和影响力尽管在下滑,但天然拥有媒体因子的纸媒,向新媒体转型也最便捷。从安徽财经网到掌中安徽、从市场星报微信公众号到抖音号,新媒体产品矩阵初见规模。报社也专门设立了新媒体部,从各部门中通过“双向互选”招贤纳士。跨部门的“兼职”工作时有发生。我不懂,但我可以学。在和不同行业部门的专项合作中,总体上还是收获满满,在顺利完成了报社给予的任务的同时,对于微信公众号的认知又深入了一步。

报社的转型发展仍在持续,个人的新闻理想也仍在。对于报社而言,过去30年不断尝试转型升级的路,维持乃至做大做强经营局面,是对每一位员工的关爱与负责任。对于个人来说,过去15年的新闻从业,学习到了广泛专业知识、触达到了作为个人无法触碰的公共资源,不论是影视明星也好,文学泰斗也罢,我深深地感激平台的培养。

很荣幸,在报社15岁的时候加入。很骄傲,在报社30岁的时候共成长。回望,我与《市场星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和难以诠释的情结,她是我的挚友和知音,更是我心灵的归宿和梦想延伸的地方。

吴笑文

上一篇:愿你的青春 足够漫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