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小满。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因为我出身在农村,刻在我童年印象中的小满是这样的:田地里的麦子将熟未熟,而很多人家的粮囤早已见底,青黄不接,缺粮断炊,日子举步维艰,吃了上顿愁下顿,这时候往往以野菜充饥。
要命的是,吃不饱肚子,还得下体力干重活。谚曰:“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时节,蓄水打田,小满一过,忙收忙栽,全是重体力活。
也有吃不消饿急了的,会忍痛去薅些没成熟的麦子回来,在石臼里舂去芒壳煮了充饥。为什么说“忍痛”?麦子没成熟,籽不满粒不足,产量要打极大的折扣,这时收来吃了,能不心痛?
只有当“苦菜秀”够,“麦秋至”时,“一声戴胜蚕眠后,插遍新秧绿满田”了,人们才可以放开肚皮吃上几顿饱饭。
我们家因为我母亲“手把子”较紧,会过日子,一如古人所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饱时不忘饥,有粮时总是细水长流,不会海吃胡喝,因此时值小满春荒天,锅里总有几碗稀粥可喝。虽然那稀粥也是稀得可以当镜子照,但总比揭不开锅肚子里空空如也的日子要强。
我曾经非常困惑,为什么那时的农村,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日没夜拼死拼活地干,却就是连肚子都填不饱,而现在人们没见着怎么干,却一年到头吃不完?这大概与现在的种子优良、机械化程度高、科学种植有很大的关系吧。
小满时节,褪尽春装的夏已慢慢由浅及深,“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尽管还有各种不同的花卉接力展示芳容,但终归已是绿肥红瘦了。“我爱江南小满天,鲥鱼初上带冰鲜”,门前的桃树已经做果,圆圆的诱惑着馋嘴孩童们的想象……空气中迷漫着这个时节独有的清爽味道。
小满,道的虽是一个节气,但很多时候,这个词所揭示的,其实也是一个人人生的生活状态。仔细品味一下“小满”这个词,是那么温润明亮,那么洁净智慧,那么玲珑别致,真是可人。
“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低调,谨慎,这才是境界。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中庸之道,忌讳一个满字。饭吃七分,酒至微醉,一如中国画的“留白”。林语堂在秋天看到云彩时曾说过:“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所谓的“空”,就是留白。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过犹不及,还是“小满”正妙啊。
贵州贵阳 赵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