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售价虚高被罚是堂法治课

2022-02-11 09:19:56 来源: 《中国基金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韩国衣恋集团在中国的注册公司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因以次充好被罚。该批次羽绒服成本价为75元/件,专柜标价却高达1598元/件,吊牌溢价竟高达20倍。对此,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处以罚款14382元。

公众不是服装专家,仅凭公众的眼睛是无法判定服装是否物有所值。标价1598元的羽绒服,恐怕公众再好的想象力也不会想到成本只有75元。75元的成本,又如何能与1598元价格相匹配?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以次充好进行处罚,着实为消费者出了一口恶气。

现在虽然是市场经济,商品的价格也不能任由经营者天马行空似地漫天标价:《价格法》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可以说羽绒服吊牌溢价竟高达20倍,不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违反了《价格法》。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被监管部门处罚一点都不冤! 公众不是专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商品是否物有所值。古希腊有一句谚语: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为此,公众当感到物品是以次充好时不要自认倒霉,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或举报,要最大限度地压缩以次充好商品存在的空间;监管部门更要主动出击,以零容忍的态度,最大限度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李方向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