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旅 > 正文

遥望星河 志在山海

2022-01-24 16:22:11 来源:安徽省外办   编辑:刘珍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夕阳西下,金寨路和南一环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回家的人们,如往常一样充满着人间烟火。

二十多天前,我和同事小梁欣然接受了党组织安排的新任务,到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外事组,接替圆满完成全省新冠肺炎疫苗第一阶段接种工作的同事,继续开展下阶段的工作。这里是全省“外防输入”的第一战线,我们是派驻的首批女外事干部,我们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还是多么幸运的人儿啊——报到的那天,是我们党的百岁生日!天安门前举国欢腾的盛景仍历历在目,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的号召仍在耳畔回响,骄傲自豪、激动澎湃的心情仍溢满胸腔!

今日大暑,天朗气清。我和小梁各自忙碌,互不打扰。一抬眼,窗外虫鸣啾啾,梧桐树影婆娑,不知不觉间,已入夜。放下手中的书卷,我推开窗,眺望静谧深远的星河,一时思绪如潮涌。“小梁,你看星星。”我轻轻说,“我们聊聊星星的故事吧”。小姑娘笑眯眯地望着我,眼睛如夜空中那轮皎皎明月:“庆庆姐,你讲,我听。”

靠窗伫立,我低声吟诵: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翻开江淮大地近百年来的历史画卷,有无数个她们的故事,构成璀璨星河,凝结着她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珍贵岁月,在安徽这片红色热土散发永远浓郁的芬芳。

“她是鲜血洒满大别山的女战士,名叫余品英,小名“灵芝”,金寨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家住野猪凼,庄稼总难熟。东家来要债,主人来收租。土地革命时期,她积极打倒土豪劣绅,自编教材,自唱山歌,开展扫盲教育宣传,掀起妇女上夜校读书识字的热潮;她照顾红军伤病员,多次冒险往返敌占区购买大量军需药品;却不幸在帮助群众转移时落入敌人手中。残暴的敌人严刑逼供,要她穿上两个烧红的犁铧尖做成“红绣鞋”,她毫不犹豫地穿上忍住苦痛而不吐露半个字,最终被敌人剁成四块,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她是革命母亲张素莲,泾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进驻泾县云岭,她为新四军做鞋洗衣、缝制衣被,拿出家财慰劳伤兵战士,积极参加组建妇抗会,全家11口人中有8人参加革命,被新四军机关报亲切地称为—革命母亲张妈妈。皖南事变战斗中,张妈妈为掩护新四军突围勇当向导,不幸被捕。她惨遭烙红的铁链等酷刑,膝盖烧黑,受尽折磨,仍誓死严守秘密。1951年国庆节,张妈妈应邀赴北京参加观礼,在怀仁堂受到毛主席接见。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这样描写道:她肤色棕褐,血管突出的苍老的手臂,像小山坡上的山脊。她瘦而结实,说起话来果断有力而近乎严厉。她是个寡妇……”

小梁狠狠吸了几下鼻子,脸颊上挂着大颗的泪滴:“还有故事吗?”“当然。”我的声音也哽咽了。

“她是共和国的小棉袄。姓马,排行第三,无为人,本是长江边上水性颇好的渔家女。解放战争时期,这个14岁的瘦弱女娃硬是冒着枪林弹雨,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6次划船横渡茫茫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被授予‘一等渡江功臣’称号,成为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接见女娃,给她起名叫马毛姐,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上个月,一生淡泊名利,默默为党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马毛姐坐在轮椅上被抬进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的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她是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女劳模。李秀英,颍上人,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丈夫不幸被抓壮丁,独自带着孤苦无依的两个女儿生活。1950年夏,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从小深受洪水肆虐之苦的李秀英积极响应,组织农家女成立打坝小分队,分配到淮河治理的重点工地润河闸工作。运输石料、挖土抬泥、打桩推车全靠人工,她豪不服输,拼尽力气,打着赤脚在冰河中淘石子,抱着水管冲沙子,几次晕倒在工地上休息后又接着干,成为治淮先进模范并成为新闻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主角之一。这部纪录片在全国放映,掀起了向治淮英雄学习的浪潮,也让她和失散十年的丈夫因此相逢,合家团聚。现如今,李奶奶已是94岁高龄了,每年到汛期,老人就会关注淮河王家坝汛情,还会经常哼唱:淮河两岸鲜花开,胜利的歌声唱起来……”

小梁清脆的击掌声响起。我也双手合十,“来,我们一起对月祈愿,祝福两位奶奶健康长寿!”

“ 她是黄梅戏里的梅兰芳。严凤英,原名严鸿六。桐城罗岭人,中共党员,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曾历经摧残,四处流浪,无家可归。但她坚忍不拔,勤于学习,对新中国充满了感情,戏中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挚,性格鲜明,唱腔委婉动听,尤其是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流传深远,黄梅戏也从我省地方剧种而名扬全国。文革期间,严凤英不幸遭迫害去世。‘没有严凤英,黄梅戏或许仍然能够发展,但不可能在全国众多剧种中迅速崛起。’再度哼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时,我们还是能闻到泥土的味儿,山花的芳香。”

小梁说:“已经有三位前辈的名字带‘英’字了”。我笃定地点点头:“英,是英姿、英才和英雄!

“她是战地玫瑰。洪漫,临泉人。新华社记者,中共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被中宣部授予‘时代先锋’称号。先后担任新华社驻科威特英文记者、加沙分社首席记者,历经伊拉克战争、印度洋海啸、巴以冲突和巴勒斯坦内部冲突等战地一线,用女性视角解读战火,用客观公正的报道记录战争、还原真相。她曾被困在两军交战的中间,同行中枪倒地,汽车报废,却仍不顾一切冲向现场发回6条音频报道;也曾为了抢新闻而舍弃厚重的防弹背心,写下冲突下温情瞬间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不顾生死冲在前,图什么?洪漫说:碰到这样的场面,一定要发回最好的照片,最好的报道。在这种危险地区,能够发出中国的声音,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传递出去,让全世界都能听到,这是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作为新华社记者沉甸甸的责任。

“刘双燕,利辛人,中共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最美公务员。她两次主动留任,是全国扶贫战线上为数不多连任3届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2012年以来,她连续9年扎根扶贫一线,先后带领利辛县陆小营村、朱集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扶贫期间,母亲、丈夫先后病逝,她化悲痛为力量,依然用全力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脚底有泥,心里才有底,我怎么也没想到,九年时光,无所畏惧,硬是把自己活成了心目中的盖世英雄——刘双燕。”

星点点,月团团,夜深了。小梁说:“最后一个故事,我来讲。”

“2004 年,安医大一附院作为安徽省 SARS 定点收治医院,呼吸内科的杨晓春医生主动加入医院抗击非典的医疗组,一直在隔离病房里坚持战斗。2020年,杨晓春的女儿朱艳哲又站在了同一个地方与新冠肺炎病毒作斗争,成为母亲最大的骄傲。面对记者的采访,女儿说:当年是妈妈上战场,现在轮到我接力了。只要一想到这是妈妈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我就充满了斗志,一点也不害怕。”

没错,怕什么?这些故事,分明就是奋斗与传承,分明就是初心与使命。我和小梁并肩而立,静默着眺望星空,向故事里的优秀女共产党员致敬!

星空之外是星空,山海之外是山海。深夜的指挥部大楼,仍有人步履匆匆。我省新冠肺炎疫苗第二阶段接种工作正在有序部署推进,外防输入的工作仍在长期进行。我低头看看手中的书卷——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畅想着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对外开放工作的未来: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

“庆庆姐,明天是周末,我要陪妈妈去延乔路走一走。”

“小梁,明天,我要带女儿去渡江战役纪念馆看看。”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作者:张庆庆)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