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正文

安徽首例!自体干细胞串联移植“神母宝宝”出院

2022-10-12 09:55:5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陈天平 记者 马冰璐)今年7月20日,IV期高危神母细胞瘤患儿壮壮(化名)接受了COG串联自体干细胞第一次移植,他是安徽省第一个接受这种串联移植手术的“神母宝宝”。9月15日,壮壮在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仓)内接受了CEM自体干细胞第二次移植,并于10月11日顺利出仓。此次手术的实施代表我省首例串联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完成,预示着未来将会使更多省内及周边地区肿瘤患儿获益。

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副院长、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负责人刘洪军带领儿童血液肿瘤科移植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翟晓文教授及其移植团队深度讨论后决定继续采用串联移植方案,进行第二次自体移植手术。第二次移植中壮壮出现了粘膜损伤、感染、腹泻等移植并发症,经过上海、安徽两地专家的密切协助和积极规范的诊疗,患儿病情得到迅速的控制,干细胞回输后第10天粒细胞植入,目前恢复良好。

刘洪军介绍,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高危治疗难度更大。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患者接受放、化疗及新型药物的预处理,清除肿瘤细胞、异常造血及免疫系统后,将自体造血干细胞经血管输注到体内,重建起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可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淋巴瘤等。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数据表明,较单次自体干细胞移植而言,串联自体干细胞移植可大幅提升治疗效果。

针对儿童高危四期神经母细胞,该院还同步开展自体串联移植后的衔接GD-2靶向免疫治疗,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儿童4期神母细胞瘤的治愈率,接近或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治愈水平(5年OS 70%~80%)。据悉,儿童血液肿瘤科即将开设高危神经母细胞瘤随访门诊,将为我省及周边地区的神母患儿提供更专业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进一步提升区域儿童血液肿瘤专科诊治能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