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正文

30岁以后应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2022-03-09 10:21:1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曹凌 记者 马冰璐/文 张倩莹/图)乳腺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乳腺增生会导致乳腺癌吗?3月4日上午9:30~10:30,本报健康热线0551-62623752,邀请了合肥市三院肿瘤科行政副主任沈磊,与读者交流。

乳腺癌的病因

读者:乳腺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沈磊:病因尚不能完全确定,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年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45~50岁发病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之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月经初潮小于12岁或行经大于42年的女性危险性增加,未生育或初产年龄大于35岁的危险性升高。虽生育但极少哺乳或从未哺乳的,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也会增加。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食物:尤其是高脂、高糖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肥胖也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此外,还有胸部放射史、口服避孕药、饮酒吸烟等。

患上乳腺增生症并不一定会发生乳腺癌

读者:乳腺增生会导致乳腺癌吗?

沈磊:乳腺增生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分泌激素代谢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导致患者出现乳腺肿块、乳房周期性疼痛症状。有不少女性体检时发现有乳腺增生,它虽然属于良性疾病,但仍有癌变的可能性,所以要多加警惕,不过无需过于担心,因为癌变的概率很小,患上乳腺增生症并不一定会发生乳腺癌,要及时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合理饮食、防止肥胖,规律作息,定期进行乳房检查。

乳腺癌早期症状

读者:乳腺癌早期有什么症状?

沈磊: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导致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乳腺癌的预防

读者:乳腺癌如何预防?

沈磊:遗传因素我们难以改变,但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发病率。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都应该重视乳腺疾病的筛查,推荐20岁开始每月自查一次乳房,30岁以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70岁女性每年1次进行乳腺X线和乳腺超声检查。如有乳腺癌家族病史者,需遵医嘱定期来院体检。预防乳腺癌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

读者:乳腺癌治疗及预后怎么样?

沈磊:随着乳腺癌防治的宣传与普及,设备和技术的完善与成熟,新的药物的问世,乳腺癌预后较前大大改善。早期乳腺癌正规治疗后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外科手术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单打”的状况已成为过去,乳腺癌术后规范的辅助治疗是成败的关键。我国乳腺癌的治疗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原因之一就是不规范。治疗方案选择不一致,药物选择和剂量不遵循指南,各地区治疗效果差异较大。当前外科、放疗科、肿瘤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学科医生已通过组建多学科团队的模式让各种治疗有机配合,使患者的治疗计划更加合理规范。

名医简介

沈磊 合肥市三院肿瘤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合肥市肿瘤质控中心副主任。擅长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的精准治疗及肺部、肝脏、腹盆腔肿瘤穿刺活检。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