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沿着石板小道走进黄山市黟县梓坑古村落,错落有致的农家别院外,翠绿的藤蔓铺展开来,淙淙流水和竹林沙沙……俨然一幅中国山水画。这一切美景的背后是一位名叫汪洋的“兵支书”在默默努力。
汪洋,2004年入伍,2016年退役,从军12年的他从此扎根基层,从“退役军人”逐步变身“村支书”,始终不忘军人初心,充分发挥着军人的优良品质,坚持努力为民谋福祉、聚力乡村振兴,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星光村地处皖南丘陵山区,距县城约12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共245户890人。汪洋自2018年担任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以来,始终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领村“两委”班子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推动村组群众合力共治,先后投入90万元硬化了1.2公里上梓坑到梓坑岭头道路,改造提升上梓坑停车场600平米、修复林区道路800余米,在村里村外安装上了路灯、设置环保设施等,他还带领干群修复下梓坑饮水管道、积极投身梓溪河水域环境整治……,既从源头上改善了村民用水水质,还进一步提升村居整体自然环境,此后山青水明、万家灯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一系列修复改造工程,使得星光村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但这还远远够不上汪洋书记心里“美丽乡村”的标准。2018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复垦竹林2000余亩,惠及全村800余人,增产增收效应明显,仅一年就增收19万元。他针对村情实际,一心致力于茶叶产业、毛竹产业、旅游产业开发,因地制宜着力提高村民收入。2021年,投入35万元修缮朱氏祠堂,为村内文物保护添墨加彩,助力乡村旅游更上一步。这位兵支书以身作则,村“两委”班子也一心扑在村级工作中,绞尽脑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动足点子,铆足干劲,引进滑翔伞基地落户、入股玫瑰谷小镇……促进村集体年均增收近十万元。
在黟县宏村镇,像汪洋一样建功乡村振兴战场的“兵支书”“兵委员”目前达8人,他们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带领村庄发展蝶变。
(吴舒晴 汪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