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玛林场收入15.14万元、汪村稻谷销售收入22.11万元、团结村场地租金43万元……据了解,一季度黄山市黟县渔亭镇六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97万元,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水平发展,渔亭镇6个村定目标、闯新路、攻难关、赛成绩,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握宜农则农、宜联则联的原则,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让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为保障集体经济发展“不松懈、不掉队”。
该镇依托《黟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试行)》,坚持“输血强动力、活血破瓶颈、造血提增量、生血创收入”发展思路,突出“项目为王”理念,围绕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量、增量关键指标,争创“增量奖”“突破奖”“贡献奖”。同时该镇在人才培养上不断下功夫,全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3岁;35岁及以下年轻干部12人,占比37.5%;高中(中专)以上学历32人,比上届提高52.3%,年轻化、高学历的村“两委”班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行得稳、走得远提供有力的保障。
今年,该镇以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为抓手,绘制资源资产“一张图”,通过汇集全镇碎片化的闲置固定资产、山林耕地以及河塘水库等,进一步探索拓宽资源资产“两山”转化渠道。目前,全镇6个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相继成立6个“强村公司”,依托公司化运作、品牌化运营、市场化服务手段,探索“强村带动型、强企带动型、抱团发展型”等发展模式,通过谋划一批与优势自然资源密切相关、市场投资效益高、落地实施快的项目,让闲置资源真正“活”起来。据了解,6个强村公司目前已开展运营项目11个,经营性收入达到107.8万元。
(王瑶 邹克勤 )